第18部分(第3/4 頁)
為一個顧客來你這裡買東西的,作為一個真正愛好古董和藝術品的顧客。對了,你這裡的東西沒有假貨吧?”
“沒有,絕對沒有!”古辛斯基急忙道,“不瞞您說,眼下真的都不值錢,誰還會去造假?”
赫斯曼點點頭,“古董和藝術品跌得很兇?”
“很兇!”古辛斯基回答,“跌得我都快變成無產階級了!”
“那麼什麼東西跌得最兇?”赫斯曼想,自己就買跌得最兇的,這叫“抄底”,準沒有錯。
“個頭大分量重的都跌得很兇,比如古董傢俱、大件的玻璃和瓷器。哦,還有油畫跌得也很厲害。”
“畫也跌了?”克洛伊感興趣地插了一句。
“對!跌得可慘了……因為油畫不像珠寶那樣容易保持,攜帶出境不容易,出手也困難。而且,有些油畫的題材不好,容易被人當成貴族……”
古辛斯基苦著臉說。如果是希什金和列維坦的風景畫,夏加爾的抽象畫還好說,要是克拉姆斯柯依、謝洛夫和列賓的人物畫,蘇里科夫的大場面畫,有些內容可就容易搭上反動的邊了——比如畫個沙皇,畫個沙俄將軍,或者畫上英勇的沙俄軍隊什麼的,就很難說清楚了……
“我能看看畫嗎?”克洛伊看來對油畫很有興趣,“有巡迴展覽畫派的作品嗎?”
“有有有!”古辛斯基大鬆口氣。巡迴展覽畫派就是一批俄國現實主義畫家組成的集體,比較有名的有克拉姆斯科依、列賓、列維坦、希什金等人。在古辛斯基的店面裡就有一些他們的作品,其中最值錢的就是一幅克拉姆斯科依的作品,是二月革命前低價收來的,本來以為放到戰後就能賺一票,沒想到又遇上一場更兇的革命……
“在哪裡?我要看看。”克洛伊道。
古辛斯基不敢怠慢,連忙喊來了一位和他長得很像的年輕人,那是他的兒子,也是店裡唯一的夥計。他讓兒子領著克洛伊去陳列油畫的畫廊,自己則繼續陪著赫斯曼。
“您叫什麼名字?”赫斯曼揹著著手,在店面裡踱著步子。
“委員同志,我叫列夫。阿布拉莫維奇。古辛斯基。”
“在這裡開店很久了吧?”
“很久了,從我的曾祖父開始。”
赫斯曼的目光停留在了幾件放在玻璃櫃子裡面的刀劍上,都是精美的藝術品,刀鞘上鑲嵌著寶石,鍍著黃金,刀柄是象牙的,看著就價值不菲。
“這段時間局勢不好,是吧?”赫斯曼繼續問。
“是啊,局勢太混亂了……”古辛斯基覺得自己的話不妥當,連忙補充道,“不過現在蘇維埃已經上臺了,相信在列寧同志的英明領導下,俄羅斯很快會好起來的。”
會好起來嗎?赫斯曼心裡只是冷笑,在原本的歷史上,您老人家也不知道有沒有被契卡給槍斃了?不過,算你運氣好,遇到貴人了。
赫斯曼摸出了一張自己的名片——上面印著軍事革命委員會委員安東諾夫——交給了古辛斯基。
“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辦公室的電話號碼,如果你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麻煩,可以打電話給我。”
“這,這可真是太,太感謝了!”古辛斯基雙手接過名片,臉上卻是難以置信的表情。一個軍事委員會的委員,至少相當於沙皇的上將,幾乎就是天上的人物,居然主動提出當自己的“保護人”。
這話其實是說給柯倫泰聽的,赫斯曼知道她一定會把自己的一舉一動報告給列寧同志。
現在列寧和托洛茨基還用得著赫斯曼,只要他們知道赫斯曼從古辛斯基那裡買古董和藝術品,那麼這家小店就會一直開著,而且絕對不會有假貨。
而且,這個古辛斯基將來或許還會有大用——如果他真的可用,等到列寧同志崩不住搞新經濟政策的時候,這位就是未來的赫斯曼公司在蘇聯的買辦……
——
四千多字的大章,在赫斯曼俄國之行的尾聲奉上,其實是一個伏筆,知道蘇聯歷史的大大們都應該曉得新經濟政策,這是蘇聯的“改開”,賺錢非常容易的時代,同時又是俄德合作的第一個**,這一章就是為赫斯曼參與蘇聯“改開”打埋伏的。
最後,求推薦,求收藏
第三十三章 籌碼
赫斯曼的三千金馬克在幾天內就花出去了,變成了四十五把刀劍(這玩意基本賣不出去,帶出境不方便,留在手裡除了證明自己是個反動的貴族軍官,就沒別的用處了),一套法式古董傢俱,三架鋼琴和一幅克拉姆斯科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