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頁)
才能撕開防線。撕開防線之後,才能投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
當然,捷徑也是有的!
“或者……”戴高樂頓了頓,“從比利時和荷蘭透過!”
齊格菲防線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萊沃起,沿著與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延伸至瑞士巴塞爾,全長達630千米,再向北的德荷邊境就沒有防線了。
“什麼?”普特雷拉中將被戴高樂的建議嚇了一跳,“破壞比利時和荷蘭的中立?”
“如果我們不想讓上百萬人倒在齊格菲防線前的話!”戴高樂語氣沉重,“從荷蘭透過是最好的方法!”
……
肖邦的《波蘭舞曲》再一次從一臺西門子牌的收音機內響起,正在享用午餐的娜塔莉。列辛斯卡雅議員知道,胡說八道的午間新聞又要開始了——波蘭人的新聞荒唐的離譜,從9月1日開始就一直充斥著勝利的訊息,只是前線卻離華沙越來越近了。
到了9月5日夜,波蘭政府將要遷出華沙的訊息,已經在城內傳開。而今天(9月6日)早上,政府果然離開了。現在華沙城內最大的就是雷茲…希米格維領導的波軍總部了。而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在得知波蘭政府離開華沙後,就立刻給雷茲…希米格維寫信,要求見面。
“議員女士,”她的秘書約翰。利貝爾斯基這時走了進來,“雷茲…希米格維的副官剛剛打電話到大使館,說波蘭元帥同意和您見面。”
列辛斯卡雅現在住在義大利大使館裡——她在華沙的公開身份的波蘭國社黨議員(切欣選區),不過波蘭情報部門知道她是什麼人。因此戰爭一開始,娜塔莉就躲進了義大利使館。她和義大利大使的私交很不錯,因此可以愉快的在這裡避難。
不過娜塔莉並不打算一直在義大利使館中躲著直到戰爭結束,她還有赫斯曼交給的使命要完成——充當一名波奸!
對於成為“波奸”,娜塔莉並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因為她只是波蘭族(其實她也有不少德意志血統),在跟隨切欣迴歸波蘭之前,她從來沒有拿過波蘭國籍。她先是俄羅斯籍,後是蘇聯籍,再後來是德國國籍,到現在她都沒有放棄德國籍——她是白人,能說流利的德語,還擁有一部分德意志血統,所以她也是榮譽雅利安人。
但是德意志帝國也不是她效忠的祖國,實際上她不會向任何國家效忠,她只是忠於赫斯曼大將個人。在她看來,既然赫斯曼不是她的男人,那麼就是她的“君主”。既然赫斯曼給她了保護和足夠她揮霍的財富,她就應該向赫斯曼效忠。
“好的,”娜塔莉放下了刀叉,然後笑著對約翰。利貝爾斯基說,“把毒藥拿來。”
“在這裡了。”
一個白色的小盒子放在了娜塔莉的面前,娜塔莉開啟了盒子,裡面是一個假牙——可以用力咬碎,裡面裝著毒藥的假牙。
娜塔莉拿起假牙,就要往自己的嘴裡塞。
約翰。利貝爾斯基說:“女士,您沒有必要這樣……”
娜塔莉笑著搖搖頭,笑道:“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得到的東西付出代價,我也不例外……既然他不要我的身體,那麼我就準備為他獻出生命!也只有這樣,我才能繼續擁有現在的一切!”
說著她就將裝有毒藥的假牙放進了口中——咬碎它的可能性其實很低,雷茲…希米格維不是那麼沒有品的人。不過把毒藥放進嘴裡卻是一種態度,赫斯曼會知道這種態度,然後就會繼續把娜塔莉當成心腹。(未完待續。)
第286章 反擊 三
離開了大使館,在前往國防部的路上,娜塔莉坐在一輛菲亞特汽車裡,看著車窗外的景象。華沙城大體上還算平靜,寬敞的馬路上有許多行人,大多都大包小包拎著東西,應該是採購到的食物。因為預計華沙有可能被圍困,因此市民都在囤積食品。還有許多穿軍服的人,腳步有些匆忙,不知道是趕著去軍營報道還是去和家人見最後一面?
通往大廣場的林蔭路兩邊都是長排長排的四層樓房,建造得非常精美,它們都完好無損,沒有被炸掉摧毀——赫斯曼希望完整的得到華沙,這是一座精心建造的城市,有點像巴黎。除了彼得堡,在原來的俄羅斯帝國內沒有一座城市可以和它相比。
如果一切順利,娜塔莉在戰爭結束後有望成為華沙的市長——這將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管理一座繁榮富庶的城市,而且不用對市民負責。
也許會有人指責她是“波奸”,但是過不了幾年——等到德國贏得世界大戰以後,就不會有人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