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有後人襲爵,我也不會多說,異姓王還是早早消失的好。復而一想,既然有齊王那保不齊還有什麼其他王,“弘曉。”
剛剛把腳邁出養心殿一步的弘曉慢慢轉過身,滿臉討好的看著我:“皇上?”
一副老鼠見了貓的死樣子。
“除了這個齊王,還有幾個異姓王?”
弘曉一聽我不是找他麻煩,立馬腆著臉過來:“還有一個瑞王,一個碩王。”
“他們又是怎麼回事?”
弘曉嘿嘿一笑:“這都是睿親王多爾袞時候的事了,那三位祖上是多爾袞的舊部。”
“沒有降等,就一直這樣?”我疑惑。
“你也知道多爾袞的爛帳,沒人提……”
我垂下眼眸,把玩著手裡精緻的茶碗,清亮碧綠的茶湯裡茶葉浮浮沉沉,“好茶。”
“欸?”
“大清不需要異姓王。”
弘曉眼睛一轉:“臣弟知道了。”
十三叔家這個弟弟跟弘晝混在一起久了,也慢慢跟著不著調,“滾。”
弘曉笑嘻嘻的走了。
又平靜的過了六年,這幾年裡沿海的通商口岸已經從廣州一個增加了泉州、杭州、廈門、寧波、福州,天津七個,雖然慢但已經有了改變,一船船茶葉瓷器絲綢換來了日本的金銀,歐洲的火器。全新裝備的北洋水師、東海水師、南洋水師已經分別到濟州島、高雄,萬州駐防。
說起北洋海軍的駐防地,原來是定在威海,可後來一想日本是以朝鮮東學黨起義為名入侵朝鮮,當時中國接受朝鮮請求,肅清內亂,由此引發中日甲午戰爭,最後被迫承認朝鮮獨立不說,晚清政府花費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的一系列激烈交戰後,居然全軍覆沒!最後還割讓臺灣、澎湖列島以及兩億兩白銀,日本則用這筆賠償金加強了軍隊實力以便更好的侵略中國。
正好這時候親清的南人黨被朝鮮現任英祖國王掃除,有幾個僥倖沒死的跑到盛京將軍那告了那國王一狀。藉著這個由頭,也是為了能把全部列編的北洋水師拉出去練練,打了朝鮮一個措手不及。本想著可能會持續幾個月,沒想到配合著北洋水師全部裝備新式步槍的東北八旗兵沒一個月就打到了平壤,那朝鮮國王只能帶著宗室和朝廷往漢城跑,到了漢城一看,早就被北洋水師的大炮轟了個稀巴爛。敵人劍指咽喉,那國王沒辦法只好投降。
投降?沒那麼便宜,直接退位,就這樣朝鮮這個國家自隋以來終於被中原皇帝從歷史上抹殺了。至於沒殺那亡國的國王,一是為了顯示大清的仁慈安撫朝鮮百姓,而是謝謝那國王提供了一個好的練兵機會給大清。
光是軍隊在朝鮮駐防還不夠,人也要去才行。於是又獎勵自願到朝鮮生活的平民,以達到同化朝鮮人的目的。
還有南洋水師到了廣州,我才記起澳門還有人在攤曬貨物。攤曬你媽的貨物,給我滾!於是等得意洋洋的葡人看見像小山一樣的軍艦時,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改革只能徐徐圖之,我對有今天這樣的成果感到階段性的滿意。
弘曉走了以後,我看天還早,今天也沒什麼重要的是,於是擺駕上書房。
六個小包子排排坐在上書房裡,跟著老師搖頭晃腦的。我站在窗外看著,心裡很是平衡,想當年我也是半夜雞叫就起床,揉著眼睛就讀書,小小年紀就嚐盡艱辛。
大阿哥永璜三阿哥永璋四阿哥永珹已經分別賜貝勒貝子爵,大婚分封出宮了,目前都在六部行走,沒有特別指派職務,只是跟著學習而已。經過康熙末年的九龍奪嫡,看著已經長大的這些兒子,我覺得頭髮都快白了,也不是我想養這麼多孩子的啊,只能怪我身體素質太好?想想我每月裡只有一半的時間宿在妃嬪處,而且有時候還只是蓋棉被純聊天,哪裡知道他們就有了呢?一定是沒有嚴格執行那個“留”還是“不留”的規定,可是嚴格執行了又有些不人道,所以我只好自找苦吃了。
上書房裡面最大的就是五阿哥永琪,今年十一歲了。高氏被禁錮以後,永琪就回到了海貴人身邊,雖然我不待見她但還是再提了她的分位,晉升為嬪賜號愉,算是獎勵她的生養之功。
剩下的六阿哥永瑢和被封為貝勒的永璋是純妃所出,剛剛九歲。八阿哥永璇、九阿哥永瑜和剛剛封為貝子的永珹是嘉妃所出,一個八歲一個六歲。十阿哥永玥是舒嬪所出和永瑜同年。
然後就是七阿哥永琮,這是我屬意的繼承人,為人行事頗有世宗之風,謙虛謹慎低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