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頁)
皇城計,太史局、太常寺、太醫署、太僕寺、道學館、樂舞教習館等也有意將其教授場所移往本監。此事還需大人定奪。”
“太史局等倒是尚好理解,這太常寺也跟著湊什麼熱鬧”,頭大不已地侍郎大人當即疑惑道:“這太常寺、太僕寺也教授學生?”
“是,太史局有天文觀生,又有習測影、造歷的歷生;太常寺太卜署有卜筮生;太僕寺與太醫署不同,他們培養地生員皆是獸醫……”,鄭大人還欲再說,早被聽暈了頭的崔破制止道:“此事且等本官看了公文後再與各位大人商議。”
細細巡視了國子監之後,崔破未釋出任何指令,便轉身辭出。今日所聞,實在是太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自小上的族學,後長安中舉之後,與國子監甚至是禮部都接觸很少,自然不明瞭這個正緩緩振興的中央官學到底是何模樣,在他以為,此地不過是一群官宦子弟整天捧著本經書搖頭晃腦吟誦罷了。
哪知適才一看之下才明白,眼前國子監地專業教授,生員選科,課業設定、甚至管理模式,分明就是一個後世的大學,雖然目前專業是少了些,但一旦太醫局、太常寺等下轄的教授機構也遷入的話,那麼只需稍加整頓,就可建立一座真正意義上,包含文、史、哲、醫、數學、天文歷算、法律、音樂舞蹈等科目的綜合性大學。如此良好地基礎,反倒是讓沒有多做準備的崔破不敢擅自開言,也是在此時,他才明白自己最初想提出一些想法來震震國子監中學官們的想法有多可笑。
“現代人實在不比古人聰明呀!此事少不得要多做思量才是!”,對國子監如此基礎大感振奮的崔大人喃喃自語一句後,躬身上車,馬車轔轔向皇城禮部衙門而去。
與此同時,長安崔府李伯元書房中,郭小四正呷著茶緩緩細說著近來諸般奏報。
“無心卓散筆及奚氏墨在廣州的銷路大好,近來因新羅、扶桑商賈哄搶,此二物價格穩中有升。此中獲利除三分之一解往長安崔府外,其餘除部分由某呼叫外,餘者皆是遵照先生名單所列金額,補貼到了晉州軍老兄弟名下;據七日前江南各道傳回的情報,近日我晉州舊軍又有十七位老兄弟晉升到六品軍職,而其中尤以山南東道居多……”,這些都是常項事例,是以郭小四一一說來,李伯元卻是並無半句插話。
郭小四今日來的本意,主要是想向崔破告知河北道伏下的那顆暗棋已得增援,現已正式開始活動,孰知他來的不巧,崔大人卻是出府而去,而此事又早有交代,不得告知李伯元,所以一時將這些常項事例說完,他竟是再無話可說。
略略沉默片刻,才見李伯元微微一笑道:“郭主事,近來長安可都什麼異常?”
“長安”,郭小四微微一愣後道:“長安現下都在為五年慶典做準備,而主持此事地是盧杞,他近來也是忙的脫不開身,加之上次盧嘏之事,現下此人倒是並無異常。若說有什麼不對嘛!倒是近來朝中武將們往來頻繁,據李晟府內線回報,這些武將們似乎有趁大慶之機,上書請平四鎮的打算,只是此事未得證實,在下本想過幾日再行告知。”
“噢!武將往來頻繁!”,聞言,李伯元輕輕一句自語後沉吟不言,只是那一雙眸子中卻不斷有精光閃動。
見他這副模樣,郭小四心下一震道:“這等大事事若是屬實,公子必然會有些訊息,先生……”
“公子這幾日操心地全在國子監一事上,今個兒一早就出門了。說起來,還不曾見什麼事情他這般上心過!”聞言,李伯元淡淡一個苦笑道:“等公子回來,某再問問他,此事關乎重大,近日你手頭上別事都可停下,一定要把此事打探清楚,尤為重要的是,一定要探明政事堂中誰人與此大有關聯,一有訊息立來報我,不得有片刻耽誤。”
見素來冷冷淡淡的李伯元露出了少有的鄭重之色,郭小四心下也是一緊,當下更不耽誤的起身告辭佈置此事。
靜靜的書房中,沉思中的李伯元臉色變換不定,只是那一雙本就冰寒的眸子越來越是凌厲,良久,良久,才見他嘶聲音自語道:“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而那一雙緊握著茶盞的手,也因為太多的用力而愈發顯的蒼白枯瘦,不見半點血色……
第三十八章
從禮部下衙,回到府中的崔破剛到正堂,早見李伯元已在堂中等候。
“現下曲江池中荷花盛開,最是美景,先生素好此物,今日卻不曾前往遊賞?”,緩步走進堂中,崔破微笑著開言問道。
“公子近日可曾聽說京中武將們的異動?”,李伯元卻是不接這話頭,直奔主題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