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了好幾聲,權萬紀無奈只好提高聲音向那邊手忙腳亂的人作解釋:“就如老臣,是願意為殿下而死,那王妃又會怎樣做?”
問完就細細觀察者她的臉色,無意之下脫口而出的話語往往才是最真實的一面,雖然知道直接問她也不會做瞞,但權萬紀要的也還是一個準數。
楊書瑾被這麼一問確實是慌了手腳,不知他是何用意,那條不是很大的魚也拎了半日拎不起來,便在這時有人從旁替她扶了一把,那條差點被拉扯到翻白眼的魚總算是安全落地,十分不甘心的蹦躂。
“叫你跟我鬥!”一抬下巴對著船板上的小魚得瑟,楊書瑾隔了片刻才想起來方才有人幫了她一把來著,連忙堆起笑回頭道謝,這一瞧驚了:“哥?你,你沒上岸去玩?”李恪不是說都會去來著?
“不曾。”楊崇敬輕輕一笑,淡淡掃了權萬紀一眼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樣。
“罷了,你們兄妹有話要說老朽便挪個地吧。”權萬紀也不是那等不識趣之人,心知適才的問題此時也問不出什麼結果便收拾收拾傢伙轉到船尾去,留了一片天地給楊家兄妹。
“小瑾,我不該不顧及你的感受。”劈頭就來了這麼一句,就算是深諳脾性知曉她不會誤會也還是眼裡心底都著急不已。
“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其實楊書瑾資格已經琢磨的差不多,此刻見著他哪裡還有脾氣,便故意板著個臉一本正經的教訓著。
楊崇敬聽這話心頭一塊大石安然落下幾分,又還是頗為擔憂的嘆氣默默道:“枉我空有滿腹想法,卻仍是什麼也做不到。”
“孩子,其實挺好的,”楊崇敬無法說出來的話不如就讓她來說,反正她思想超前來著,反正是她先挑起兩人情愫來著,楊書瑾默默呼氣:“不管如何,楊家不能絕後是不,只怕對嫂嫂太不公平,其實也還好,嫂嫂以後多少有個念想,想想爹孃要是在的話,才不會讓我們這樣胡來,所以不管怎樣也要給那頭的他一個交待才對,不然……”
“小瑾,不要說了,”忍不住心疼打斷她亂糟糟的話語,楊崇敬嘆氣伸手圈住她:“對不起,小瑾不開心不要掩著藏著,此時雖無奈,日後一定會好的,不管是楊家列祖列宗還是朝廷國家,我自會給他們一個交待,也一定承下對你的諾言。”
“嗯,我信哥哥。”平復下心底的慌亂,楊書瑾勾唇笑起,既然選擇了開始又何必在中途矯揉造作的畏首畏尾。
楊書瑾一顆激盪的心總算平靜下來,樂滋滋的興趣起來拉著楊崇敬玩起小時候兩人最愛的擲盧(見註釋),其實嘛她真不是有意把權萬紀給忘掉,等李恪一行回來說是吃晚飯時,楊書瑾看見拎了魚簍子一臉不爽瞅著自個的老頭子時嘿嘿笑兩聲,心底倒是挺慶幸忘記了,不然肯定會被他揪著繼續問問題。
她會為李恪做到哪一步?
為妻子,可能只是祈求多福;
為知己,自當是要竭盡全力。
注:擲盧,古人玩的一種遊戲,類似於擲色子。
作者有話要說:嗷嗷嗷嗷。。。我終於shi上來了。。。o(╯□╰)o
沒有網路的日子我就跟個傻子似的= =
努力今晚9點之前再更一章~~~
再次遇女王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這段有點狗血~扭動~越狗血越有愛~扭屁屁~
從洛陽而上不過兩日就回到長安,總行程也就八日,楊書瑾好歹是身心舒坦了一回。
雖說是是非之地,但作為成長十幾年的家鄉,楊書瑾對這塊土地還是有深深的感情,回到吳王府時那個熱淚盈眶,只差沒感慨的冒出一句“鄉音未改鬢毛衰”來。
長安自也不比安州閒在,這不剛從馬車上下來休息了兩刻鐘為表示孝心李恪就說要進宮見爹孃。楊書瑾累得夠嗆,但看見小兜兜都不哭不鬧要去時,她也沒好意思說不了。
雖然小兜兜暫且不會表達他是否想去。
進宮便乖乖坐在一旁看著他們祖孫三代樂呵呵的玩鬧,邊看邊想:怎麼著她都挺顯多餘。
玩鬧了一陣又避免不了聽楊妃提及一個話題,小瑾看來要加把勁。
楊書瑾咧開嘴傻傻笑,無視李恪那個憋不住的笑紅著臉萬分嬌羞狀應好,生怕說錯一句楊妃就會弄些生子的秘方來給她。好在楊妃畢竟是大家閨秀,李世民也沒心思管這些,只略略提一句便沒有再繼續說。
“父皇母妃,若無事兒臣想和小瑾去看看十七妹。”李恪忍著笑意,趁著眾人沉默的空當適時說出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