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聽說,長安守軍竟也往旬邑奔來。
如今長安城便是一片空虛。
鄧禹有些意動,卻終於按捺住了。原因無他。郭聖通三計中,彷彿早已料到,既然他未選下計,自不再做多餘之事。
鄧禹不知道,他這個念頭將避免了多少不必要的傷亡,而這一切都歸功於郭聖通的錦囊妙計。畢竟上一世,鄧禹在關中之戰中,吃虧之處便是來自於此。
那一場戰役,他所帶精兵最後生還者不過百人。
其中原因有他在佔據旬邑時,因長安城空虛,進軍長安導致首尾不能呼應。更有原因,卻是來自與馮異的配合。
前者,今次他已避免。
後者,郭聖通卻已呈書於劉秀……
————
“陛下,我以為該派人速通知馮異與鄧禹將軍這一大事。”來歙在這片熬人的沉默中,率先發言。
劉秀讚許的看了他一眼:“是該通知,只是這鄧禹卻並不知我派了馮異去上黨一帶。”
來歙還未反應過來,耿純已然明瞭:“如此,陛下不妨使人告訴鄧將軍,赤眉軍或有異常,命關注之。再使人告訴馮異將軍,赤眉軍異常為何。命其多關注鄧禹將軍之處,隨時使兵援之。”
賈復略一思索,心頭不由大驚:‘陛下向來信任鄧禹將軍,此次卻多番隱瞞,是為何焉?’
而耿弇朱佑已忍不住開口:“陛下此次對鄧禹將軍,是否過於嚴苛了?”
耿純道:“兩位將軍多慮,陛下定是為鄧禹將軍好的。”
賈復一聽,繼而明悟:“陛下對鄧禹將軍當真是好極。耿純將軍此言甚善。”
來歙也明白了:“原來如此,陛下真是用心良苦。”
劉秀嘆氣道:“仲華與我相識於微末,互相扶持至今,我對仲華愛之重之。只可惜,仲華為人太過正直,兵不厭詐,可惜他缺乏這點。此次關中之役,我便存心砥礪他。使他成長。”
幾人聽了齊齊拜服,皆感嘆劉秀高義。
劉秀掩住心頭自得,朝五人做了個揖:“諸君待秀之義,秀永不敢忘。若真能復興我漢室。必不薄於諸君。”
————
暫且不提郭聖通與劉秀這端如何各取所需,春風得意。
先說南地宛城那頭。
阿鄭聽從郭況之言,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