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內,也存了此念……
————
對於劉秀這旨意,唯一不高興的只有北地出身將領,普通軍士同郭家眾人了。
郭況貼著一張臉走進雒陽城暫居之地,正看到郭主。
“站住!莽莽撞撞,成何體統?”郭主斥道。
“是兒魯莽了,”郭況慌忙行禮,“阿母可曾聽聞,那劉……陛下,準備在我阿姐的封后禮上同時冊封陰氏女為夫人?”
“豈有此理!”郭主勃然大怒,“古往今來,夫人也能有冊封禮?劉……陛下真是欺我郭家!”
“此言論須得封鎖,莫讓阿姐知道。如今她身孕不足兩月,女子前三月是最重要的。”郭況今年方十三,看上去卻如同一個大人。許是兩年多的南地生活,讓他心性都得到了成長。
“我兒說的對,”郭主道,“我須得進宮一趟。”
“我也同去。”郭況說罷便往內屋走,“我新的了一盒海珠,個個拇指般大小瑩潤可愛。我欲留一半與阿母,另一半與阿姐。”
“不必,”郭主道,“盡數與你阿姐。我老矣,不需這些個妝扮。”
郭況不理:“這海珠是我的,處置自然由我。”
郭主這次卻不再說,只看著他匆匆而去的身影搖頭微笑:‘真好,郭家有子有女若此,百年之後,也能同昌郎交代了……’
————
母子二人上了牛車,匆匆往秋華殿而去。
宮門侍衛如今誰不認識郭況同郭主?不需出示任何身份證明,便暢通無阻進了那宮內。
宮內卻是不允許駕車的。幾個婢女便扶了郭主,同郭況一道而入。
“阿母。”郭聖通正在看一本書,見郭主來慌忙收起,“你怎麼來了?”
“你如今最忌諱勞心累神,看什麼書?”郭主斥道,“將書拿來!”
書被葵女拿著,她有些猶豫。
郭況卻奪了過來,翻開書頁,他先是一愣。繼而看了看書封皮上的名稱,瞬時便懂了:“阿母,阿姐這書可厲害。”
“哦?”
“你看這紙,卻不是普通的書紙,如今書紙大都價值非凡,但紙張並不適宜寫字。落筆有墨跡暈染不說,只那顏色斑駁便惹人討厭。”郭況看向郭聖通,“阿姐看的書……紙張從何處來?”
見阿弟並未提起那書頁講的是什麼,郭聖通放心了:“你莫不是想做這紙張生意?”
“有可不可?”郭況拍手道,“天下讀書人,都多用竹簡,能用的起縑帛紙張的為數不多。若阿姐這紙張一旦推行開,別說別的,只道這顏色端正,便勝縑帛竹簡數倍。利國利民之舉,為什麼不行?且,賣紙乃高雅之事,若那紙張多,我只命人眷寫聖賢之書,裝訂成阿姐這書冊模樣。只怕我郭家之名更加遠播。阿姐,這書本紙張可不同其他商賈事,要知天下能讀得起書的都是氏族。我只嚴格控制書本出處,盡與些給與我們交好的,中立的。即使價格千金,也定使人趨之若鶩。”
郭主細細一思量:“此事可行。通兒你須知,雖有舅家,可你舅舅……還是壯大我郭家為要。你舅舅處只要不出錯,便是謝天謝地了。”
郭聖通卻道:“這紙張製作方法簡單,成本卻比已有紙張方法更加低廉。數量也能做多,只是有一點。做此紙張之人……我不願搶了他的名聲。”
“那人是誰?”郭況追問。
郭聖通面帶猶豫,她要怎麼告訴弟弟,那人是百年後才會出生的蔡倫?
思之又思,幸好她做遊魂那時對蔡倫造紙很是感興趣,才瞭解他一些生平。
“大湊山下有一姓蔡打鐵世家。況兒將他們請到我郭家為座上賓,世代贍養。供其子孫唸書,並在大湊山下立一鄉學,以郭家之力養願意唸書子弟讀書……”她細思道,“這造紙術才能用。”
蔡倫之祖輩自東漢初年時便在大湊山下打鐵為業,幼年蔡倫在大湊山下石林鄉學啟蒙。後,由京城到桂陽管理調運採冶鑄鐵的官員推薦,才進皇宮做了宦官。他一生起伏都與皇宮密不可分。曾在竇皇后設計宋貴人事上出了力。後雖幫助和帝清空竇氏專權,卻因當年迫害宋貴人事,待宋貴人之孫稱帝並掌實權後,被審訊查辦……蔡倫因恥於受辱,服毒自殺……
郭聖通如今要提前借用蔡倫的發明,便需要做出彌補。她思來想去,便讓郭況提前將蔡氏安置在郭家羽翼之下。先避免蔡倫為宦官才能入朝的噩運,再期望前者改變,後者蔡倫不必再遭受早死之運……
她想,用一個健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