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3/4 頁)
“撫臺大人英明!”任縣令送上一記馬屁,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要是撫臺大人按照他的建議真的平倭成功,那他也是頭號功臣了,封賞升官自不必說。
即便最後失敗了,那也是王守仁這個巡撫頂著,不會怪罪到一個小小縣令的頭上。
。。。。。。
。。。。。。
倭寇是大明朝廷對東南海盜的總稱,實際上他們之間互不統屬各自獨立,往往依附本地一個大家族。
這些大家族有足夠的財力支援走私,這些倭寇又反過來將源源不斷的財富回饋給大家族,兩者是互利共生的關係。南直隸富商韓遵便擁有這麼一隻見不得光的走私船隊。作為本地最大的綢緞商,韓家出產的綢子絹布是最好賣的。可韓遵仍不滿意。他要的是更大的利潤回報。這便只有走私才能帶來了。
韓家透過走私船隊把綢子賣到番國,再將香料等當地特產整船運回。一次出航走私可以賺取兩次暴利,韓家嚐到了甜頭走私的也越發頻繁。
眼下韓家一半的利潤要透過走私得到,突然之間開海禁,對韓家的影響和衝擊是巨大的。這讓韓遵惱羞成怒,下令讓走私船隊劫掠沿岸百姓,以此對朝廷示威。
不曾想朝廷這回竟然格外的硬氣,竟然派出一位新巡撫來南直隸督察清剿倭寇之事。
韓遵覺得他示威的策略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應該更加直接的痛打朝廷的臉,讓其惱羞成怒。
眼下便有這麼一個機會。
松江府要向京師押解一批貢布。這些貢布在臨近碼頭的一處倉庫存放,若是能夠將這些貢布劫掠,大明皇帝的臉面將蕩然無存。
這自然是韓遵最想看到的。
皇帝又如何?擋老子財路的就別想好過。
他就是要讓皇帝明白,海禁不是隨便開的。你想開海禁收取重稅就要付出代價。
故而韓遵授意走私船隊主動出擊,務必要將這些貢布在裝船北上前劫來。
。。。。。。
。。。。。。
韓家雖然是南直隸松江大戶,可劫貢品這種事情實在是太敏感了。不可能從陸路直接發動,還是要婉轉一些叫走私武裝從海上發起。
韓家的走私船隊駐在金山衛南的灘滸山上,此處海島較大,即便漲潮也不會全部淹沒。故而韓家在其上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即便官軍發現想要圍剿也不太可能輕易得手。
和其他走私海貿的家族一樣,韓家的船隊一樣有兩人負責。大略由韓遵的親信韓綸制定,出海走私遇到突發情況則由浪人織田惠郎決斷。這樣既保證了這隻船隊對韓家足夠的忠誠,又能夠保證船隊一直高效的出海走私。
得到韓遵的命令後,韓綸便和織田惠郎商議了登岸劫掠的方案。
織田惠郎覺得此舉過於冒險,可這畢竟是韓家家主韓遵的命令,他也不好違抗。
當初他和幾名同伴遠渡重洋來到大明松江府,走投無路之時便是韓遵收留了他。
“織田,如果我們從拓林登陸,避開金山衛是不是好一些?這樣就可以直奔南橋碼頭。”
王綸對松江府的地形極為清楚,他明白貢布要想運送到京師就必須在南橋碼頭裝船,只要他們能夠趕到南橋碼頭就有很大可能截獲貢品。
唯一的問題是官軍會不會設下埋伏,等著他們上鉤。
織田惠郎抿著嘴唇,默然不語。
他並不喜歡多說話,比起嘴上吹噓,他更習慣依靠手上的那柄刀。
良久,織田惠郎才嘆息一聲道:“如果真的要去,也只有這條路可走了。不過我需要你確定一件事,那就是兩處衛所的官軍不會主動出擊。”
王綸點了點頭道:“這點織田你大可放心。南橋在金山衛和青村中前所之間,屬於轄區重疊處。在我們大明有一句話叫‘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有重疊便有扯皮,沒有人會爭著搶著去巡邏管理這一片區的。唯一的武裝可能就是南橋碼頭的小股軍隊了,但那也只有幾百人,根本不足為懼。”
織田惠郎長長吐出一口氣,面上露出輕鬆的神色。
“這樣便好,我倒不是怕大明官軍,跟他們打了這麼多年交道,他們的實力我還是清楚的。我怕的是暴露東主的身份啊。”
織田惠郎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韓家的這隻走私船隊,船員並不都是浪人武士。實際上,整隻走私船隊只有十幾人是浪人真倭,其餘一百多人都是韓家的家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