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4/4 頁)
為沒有外部壓力抵著官紳階層,僅靠上層施壓很快就會反彈。
張居正一死,他的萬新政不就是立刻廢掉了嗎?
自上而下的改革總會有這樣的問題,而如果給商賈好處引其為改革的驅動力效果會好的多。
這不是單純的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而是兼而有之。
換句話說,這是謝慎對於改革大明的一場嘗試。
至少要拼盡全力做出努力,才不枉費穿越這一遭啊。
他不是沒有想過扶持勳貴,但大明朝的勳貴自土木堡之變後就是爛泥扶不上牆了。
在此之前,勳貴還能和文官階層分庭抗禮。但這之後勳貴徹底成了混吃等死的代名詞,指望他們對抗官紳真不如指望商賈。
當然商賈亦有自身的缺點,那就是近乎瘋狂的逐利,這一點可以透過稅收來調節。
謝慎一直認為大明朝的商稅實在太低了。便是江南這麼富饒的地方,商稅也才三十稅一,而且永不加賦。這個就太要命了,本來商業就暴利還不讓加稅,結果就是商人富得流油,朝廷窮的叮噹響。
謝慎要扶持商人做實業那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加稅。
當然為了避免反彈太過強烈,加稅可以徐徐圖之,一開始先加到十稅一,之後再根據反應制定階梯稅。
但農稅這塊除了用銀兩代替實物稅,謝慎並不打算改變。一來是比起商稅農稅這塊實在不夠看,二來是農業是大明的根本,容不得出差錯。農民們過的本就很苦了,再加稅也加不到地主頭上反倒是苦了普通的百姓。
故而謝慎的改革模式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小改農業,大改商業,對抗官紳。
這個改革方式這一看來十分激進,實則是一環扣一環,不會讓人感覺太過突兀。
當然這還只是謝慎的一個設想,最多存於腹稿,要想落在實處還需要廷議以及皇帝陛下的允准。
當然在此之前謝慎希望先和李東陽、謝遷兩位大佬通通氣,看看他們的看法。
李東陽聽了謝慎的長篇大論沉默了片刻嘆聲道:“四明啊,你這個法子可是要叫大明傷筋動骨啊。”
謝慎淡淡道:“傷筋動骨總比粉身碎骨的好,老大人恐怕也知道有些東西已經病入骨髓了。”
謝遷點了點頭道:“西涯兄,某贊同四明的說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