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1/4 頁)
此時的楊慎雖然頗有才學,但那不過也是個秀才。便數大明朝,除了那位著名的狂士唐伯虎,還有誰敢在鄉試會試前就敢稱自己一定會奪魁首?
對於楊公子,謝慎還是有些愧疚的。畢竟作為穿越客穿越到明中期實在能抄的人太少,拿了不少楊公子的詩詞去。也不知將來這楊慎大才子的名聲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楊公子只需照常讀書,某以為以楊公子的才學奪魁是遲早的事情,便是連中三元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慎愣了一愣,小閣老為什麼要對他如此誇讚?
他不知該如何作答,便朝父親望去,楊廷和咳嗽了一聲,擺手道:“還不謝過小閣老?”
作為父親,最希望聽到的自然是對兒子的誇耀,這一點楊廷和也不例外。
楊慎最聽父親的話,他連忙再衝謝慎一禮道:“多謝小閣老。”
謝慎抓住機會道:“不知楊公子對報效國家怎麼看?”
楊慎沉然道:“自然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那出將入相呢?”
楊慎遲疑了一會道:“也是吾輩所求。”
謝慎心中大喜,繼而接道:“如果兩者同時可以做到,楊公子以為如何?”
“當然是天大的喜事。”
“如今令尊有機會任職三鎮總督,替陛下牧守一方,如此機會不可錯過也。”
楊廷和被推舉為三鎮總督的事情,並沒有對楊慎講。故而當謝慎提起時,楊公子還是很驚訝的。
他畢竟是少年心性,聽到父親將要被擢升為封疆大吏,不免欣喜若狂。
“父親,這是真的嗎,兒子恭喜父親了。”
楊廷和的面色登時一紅,著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高興,高興個屁!
總督雖然看上去威風八面,可責任也大。
就拿這大同、宣府、遼東三鎮來說,每一個都是兵防重鎮。如今朝廷要設三鎮總督轄制全域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個差事辦好了是份內的,辦不好就是尸位素餐,能力不行。
楊廷和宦海沉浮多年,早就將其中關節看了透徹,如何肯輕易就範。
偏偏皇帝、內閣的幾位閣老接連勸說,讓楊廷和十分頭疼。
現如今小閣老又親自登門造訪,為的還是他出任總督一事。
這讓楊廷和不禁疑惑,大明朝的官員都死絕了嗎,為何偏偏要揪住他一個人不放?
起初小閣老要見他兒子,他還不覺得什麼。現在才發現,他已經中計了。
小閣老這哪裡是要提點他兒子啊,分明是要借他兒子來堵住他的嘴。
可惜他現在發覺已經太晚了。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
如今君父有命,作為臣子如果不受那就是不忠。
如果楊廷和堅決不受,以後還有什麼顏面在兒子面前教導忠孝之道。
如此,父綱也將蕩然無存。
其實,這件事謝慎真的沒有什麼私心。
楊廷和入閣與否對於謝慎來說根本沒有影響。
即便楊廷和入閣,以他這個年紀最多也就是混到次輔。但謝慎卻不同。
謝慎可以熬,熬到李東陽、謝遷都致仕他就熬出了頭,首輔的位置便是他的。
內閣也是論資排輩的,但這個資不是年紀,而是入閣的時間。
謝慎比焦芳還要早一些入閣,在如今閣臣中排在第三,故而才有第三大學士之說。楊廷和若是入閣,想要當上首輔,那也得熬死謝慎。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楊廷和來說,接受這個總督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一來總督相當於部堂級別的高官,又不用受到京官的諸多約束。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總督在地方簡直就是土皇帝。出行時前後簇擁,那排場豈是京官能比的?
再說了,如果楊廷和繼續留在京師謀求入閣,將來楊慎的名聲肯定會受到影響。
試想,內閣大學士的兒子考中了狀元,流言蜚語勢必風起。
雖然楊慎才學出眾不怕別人嚼舌根子,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機會避免為何偏偏要看著事情發生?
對於大明朝的讀書人來說,名聲比什麼都重要。
楊慎以後要在官場混,就不能汙了名聲,不然將極大限制發展,成為部院大員,內閣廷臣絕無可能。從這點看,楊廷和倒是有坑兒子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