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3/4 頁)
講述起來……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揭開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序幕!由於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最高統帥部,對戰爭爆發時間、德軍攻擊方向判斷的失誤,加上大清洗對蘇聯紅軍造成的影響,戰爭一開始蘇軍接連失利,氣勢洶洶的德軍直逼蘇聯首都莫斯科!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德國的軸心盟國日本法西斯也在遠東地區蠢蠢欲動,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增加至20個師,總兵力超過了70萬,針對蘇聯、代號為“關東演”的大規模實戰軍事演習正在中國東北地區展開,一時間遠東地區戰雲密佈,日蘇之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蘇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東西兩線作戰的危機!
在全力對付德軍西線猛烈進攻的同時,斯大林心中始終沒有忘記東線的日本關東軍。為此斯大林先後六次致電中國***領導人**,請求**出兵援助蘇聯,以配合蘇聯紅軍對付日本可能在遠東地區的進攻。
德蘇戰爭的爆發不僅影響了世界局勢,而且對中國***的對外政策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早在1941年6月23日,**中央便發表了**起草的《關於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的決定》,指出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的侵略“不僅是反對蘇聯的,而且也是反對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獨立”,目前世界***的任務是“為反對法西斯而鬥爭,為保衛蘇聯、為保衛中國、為保衛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獨立而鬥爭”。
就在這一天,《解放日報》也發表了題為《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的社論,指出:當此德國侵蘇戰爭開始之時,即毫不遲疑地,寄無限的同情與偉大的蘇聯,並願意追隨蘇聯援華的光輝範例來援助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
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斯大林就緊急約見共產國際領導人季米特洛夫,要求共產國際立即組織和發動各國***武裝保衛蘇聯。為此共產國際透過了一項緊急決議,提出了建立國際統一戰線的口號,並且指出:只有保證蘇聯的勝利,各國人民才有可能爭取自由。
當蘇聯方面在偵察到日軍在中蘇邊境集結情況之後,立即透過共產國際要求“八路軍迅速集結,對向中蘇邊境集結的日軍採取牽制行動”。
1941年7月,斯大林第一次致電**,要求**方面不要讓進攻蘇聯的日軍麇集在北平、張家口和包頭方面,要求**方面“採取行動,破壞上述地區的鐵路交通”;在這封電報中,斯大林還以商量的語氣詢問**“能不能抽調若干旅或團擺在長城附近,以牽制日軍”。
對於斯大林的請求,**給予了積極的回應,7月2日,他電示華北前線的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說“日蘇戰爭極有可能爆發”,如果日本進攻蘇聯,“敵為肅清後方計,將在華北加強鎮壓”,面對如此複雜局勢,“我軍須準備配合蘇軍作戰,目前做此準備,以待時機成熟,即可行動”。但是,**同時提醒彭德懷:“此種配合,是戰略的配合,是長期的配合,不是戰役的配合與一時的配合,請在此基點上考慮一切問題!”
7月7日,**中央在紀念抗戰四週年的宣言中再次指出蘇聯的衛國戰爭和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站在同一戰線上,成敗與共,休慼相關”的,但是針對“只有保證蘇聯的勝利,各國人民才有可能爭取自由”的說法,**在文中委婉地表達了不同的意見,**指出中國***援助蘇聯的具體辦法就是: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國共合作,驅逐法西斯日本強盜出中國。
7月15日**在致遠在重慶的周恩來的電報中指出:“蘇德戰爭起,我們即刻加緊偵察和準備破壞交通,藉以牽制敵人,我們決心在現在條件下最大可能幫助蘇聯紅軍的勝利。”
但是**也清楚地看到敵我力量的懸殊差距,強調“假若日本進攻蘇聯時,我們在軍事上的配合作用恐不很大。假如不顧一切犧牲來動作,有使我們被打坍,不能長期堅持根據地的可能,這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是不利的”。**在電文中還讓周恩來把他的意見告訴蘇聯駐華使館武官崔可夫將軍,並請崔可夫轉告斯大林……
“誰?”李德一怔。這個崔可夫可是炒麵捏的人——熟人了,莫不是目前不久前正在斯大林格勒與德軍作對的那個人?
第14節 斯大林六請**
施蒙特證實,米沙說的蘇聯駐華使館武官崔可夫將軍,正是日前被德軍打得滿地找牙的敗軍之將——蘇聯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副司令員兼62集團軍司令。
哈爾科夫慘敗後,蘇軍發生了兩個顯著變化:一是以朱可夫為首的一個全新的指揮官群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