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就按將軍的吩咐在一個月前就挖好了,保證這些騎兵無法接近我們的陣地!”
“恩,那就好!一會等北洋新軍發動進攻後,立即派一騎兵小隊,直奔北洋新軍左翼,一定要記住,騎兵小隊每人的馬尾上都要綁上一株枝葉,把煙塵弄得越大越好!同時再派你的騎兵營從右翼包抄,插到北洋新軍的中軍!”孫萬齡短短數語就將戰術定下來,以前沿陣地為掩護,派出一支疑兵從左翼佯攻,但其真正的主攻方向卻是右翼!
“是!”王瑞答道,此次曹錕率眾來襲,孫老將軍親自上陣,一定能夠力挫曹錕。
遠處平原之上,密密麻麻的排滿了北洋新軍騎兵,他們是曹錕師中的一個騎兵營。
而騎兵營營長正是吳佩孚,吳佩孚自投軍以來,先是跟隨淮軍,後袁世凱小站練兵,吳佩孚轉至曹錕麾下,吳佩孚原是山東蓬萊秀才,因為反對地方豪紳而被官府通緝,甲午年逃往北京,當時聶士成與日作戰損失慘重,奉命在北京招兵,這個時候,吳佩孚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了兵。
吳佩孚原是秀才,肚子裡有些墨水,又喜讀《春秋》,嗜《易經》,善排兵佈陣,作戰勇猛。所以曹錕對他十分器重,稱之為儒將,並且將師中戰鬥力最強的騎兵營交給他指揮。
此時吳佩孚舉著望遠鏡,不斷觀察著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五師的陣地,只見王瑞的第五師早已經聞風草動,在陣地上嚴陣以待,準備迎擊!
這時,一個副官從馬陣後面驅馬上前,走到吳佩孚的馬旁,吳佩孚問道:“怎麼,師長怎麼說?”
“報告營長,師長說了,騎兵營還是按照原計劃行動,十分鐘後開始衝刺進攻!”那個副官遞給吳佩孚一份重新簽訂過的命令。
“我的話有沒有跟師長說?”吳佩孚皺著眉頭問道,連親筆簽訂的命令都傳到自己手上了,看來自己的勸諫根本就沒有起作用啊!
“報告營長,卑職已經將您的原話轉告給師長,師長說時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必要的犧牲不可避免。”
“好好,好一句必要的犧牲不可避免!”吳佩孚苦笑道。
在此次進攻徐州之前,吳佩孚就跟曹錕提過騎兵夜襲的計劃,可曹錕卻說,小股騎兵戰果不大,不如正面拼殺傷敵。
騎兵首當衝鋒之責,那是無可厚非的,但自從孫萬齡走馬上任成為國民革命軍東路元帥之後,在徐州府廣屯糧,高築牆,第五師的陣地前更是佈下了無數的陷阱,此時騎兵如此光明正大的衝鋒,那不是徒添傷亡麼?
然而,曹錕此時對吳佩孚理智的看法卻不能夠予以支援,原因是袁世凱跟他下過死命令,南北對峙了三個月,這次攻伐徐州是南北雙方真正意義上的一戰,袁世凱命令曹錕一定要打出北洋新軍的志氣,以徐州之捷鼓舞二十餘萬士兵士氣。
不僅如此,袁世凱還派了一個徐世昌督察三軍,雖然此時徐世昌遠赴荊州,然而,他的副手卻留在了周口,此副督軍不僅帶來了袁世凱積極進攻的命令,還增援了一個師的兵力增援棗莊和周口兩地,其目的就是要曹錕大張旗鼓的打一場勝仗來鼓勵其他前線計程車兵。
曹錕讓吳佩孚的騎兵營衝鋒也是迫不得已,副督軍在一側,必須要給督軍留下一個他治下的新軍個個悍不畏死,奮勇衝鋒的印象,畢竟之前他們在東路打了不少的敗仗,此時要是還不奮勇進攻的話,恐怕會在袁世凱的面前留下口實。
吳佩孚抬手看了看錶,十分鐘馬上就要到了,他座下的烏黑戰馬似乎也意識到大戰來臨,不停的踢後踢打著響鼻。
其他士兵座下的戰馬也紛紛開始躁動起來,要麼仰頭嘶鳴,要麼四蹄踏動,只待衝鋒號響起就衝向敵陣。
就在這時,急促的衝鋒號在騎兵營一側陣地上猛然響起,吳佩孚“噌“的一聲拔出馬刀,喊道:”弟兄們,給我衝啊!奮勇殺敵,報效大帥!“
隨著吳佩孚一聲令下,震天的喊上聲在天地之間響起,幾百匹戰馬聞聲而動,騎兵們紛紛揚鞭遙指,如同離弦之箭朝王瑞的陣地射來。
數百匹戰馬同時奔襲在這華北平原之上,就如平原之上突然響起無數天地奔雷,蹄聲陣陣,天雷滾滾,地面上細小的石塊在這巨大的震動下也微微顫抖。
孫萬齡眼見曹錕的騎兵營已經發動攻擊,數百匹戰馬如天地潮湧,朝陣地這邊狂卷而來,馬聲嘶鳴,人聲呼號,孫萬齡甚至感覺到腳下的土地在細微的震動。
“殺啊!”吳佩孚一馬當先,振臂高呼,指揮著自己的騎兵營衝向敵陣。
幾千米的距離在短短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