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頁)
想工作,弄不好的就會兵變,難道他鄧芝貴是吃乾飯的麼?他的憲兵隊呢?”袁世凱有點抓狂。
軍官見袁世凱發這麼大的火,一時膽戰心驚,說話也有點不大利索:“報…告…大帥,鄧師長就是被憲兵隊計程車兵們抓起來,然後斬頭示眾的,鄧師長的人頭就掛在鹽城的城牆上,那些士兵早就和憲兵隊的沆瀣一氣了。”
“廢物!”袁世凱一股腦的將卓上的茶杯推倒在地,一片瓷器落地聲,“鄧芝貴真他 媽的沒用,死了也活該!這些叛軍現在在何處?”
“他們…已經過了揚州,準備越過曹錕師長的防地,從守衛力量比較薄弱的蕪湖越境到南方,投靠南方叛軍。”軍官低著頭,不敢直視袁世凱。
“好大的膽子!”袁世凱在大廳裡踱來踱去,又說:“馬上給我下令給曹錕,讓他和王佔元兩人將這個師全殲在安徽境內!”
“可是,大帥,如今南京的孫萬齡蠢蠢欲動,你不是已經嚴令曹錕師長擋住孫萬齡麼?他們似乎沒有多餘的兵力了,我還聽說了,似乎孫萬齡的軍中也裝備有那種新式裝甲車。”軍官提醒道。
袁世凱經過軍官的提醒,這才想起了南京的事,孫萬齡的東線大軍可不是吃素的,江蘇防軍的軍力本來就已經吃緊,這個時候的確是調動不得,而且孫萬齡的軍中也有了這種新型的裝甲車,那麼安排在江蘇的幾個軍就更加不能輕舉妄動,不然孫萬齡會乘虛而入,那個時候平剿不能,丟了江蘇就是得不償失了。
“在那附近還有哪支部隊?”袁世凱問道。
“在安慶,有段祺瑞的兩萬餘新軍。”軍官如實答道。
“那就讓段祺瑞在派遣一個師和當地的北洋新軍一起將這股烏合之眾聚殲於蕪湖,我要讓所有人知道,背叛我是沒有好下場的!”袁世凱惡狠狠的甩出這句話。
“是,是,司令!”軍官連連點頭。
“只是……還有一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軍官欲言又止。
“有話快說”!袁世凱有點不耐煩。
軍官附耳到袁世凱的耳邊小聲說道:“大帥,我聽說他段祺瑞和馮國璋一直有書信來往,這樣安排是否有些不妥啊?”
袁世凱眉頭一緊:“你是說段祺瑞和已經投敵的馮國璋一直有書信來往?”
軍官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
“不可能?”袁世凱搖頭道,“這段祺瑞是我一手提拔起來,他對我忠心耿耿,絕不會做這等背叛於我的事。”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軍官勸道。
“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袁世凱揮揮手。
“是,大帥!”軍官說完,便點頭哈腰的退了下去。
待軍官退下去之後,袁世凱一個人獨自在大廳中愁容滿面的抽著煙。段祺瑞竟然和馮國璋之間竟然有書信來往,這讓袁世凱心裡隱隱有些不安。
段祺瑞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袁世凱對他是知心知底,在北洋三傑中,就數段祺瑞對他最忠心,而且用兵之才不低於馮國璋。
一直以來,北洋三傑就是袁世凱的左膀右臂,如今三傑只剩下一個人還留在他身邊,那就是段祺瑞了。
如果段祺瑞有異心的話,那對北洋新軍就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啊,段祺瑞部是曹錕部的右翼,倘若段祺瑞異變,整個長江防線就會首尾不能相顧,不僅南方軍會有利可乘,對全軍計程車氣也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袁世凱想了許久,終於像是下定了決心似的,狠狠的將菸頭扔在地上,然後一腳捻滅。
……
荊州城。
“快快,大家快點啊!俄軍馬上就要來了。”一個南方軍守門的小軍官催促道。
此時,整個荊州城所以城門洞開,不斷有揹著大包小包,拖家帶口的普通老百姓急匆匆的從城外湧去。
縱觀整個荊州城,似乎是所有的百姓在這一刻都被調動了,全部湧上的街頭像逃難似的朝城門外湧去。
在荊州處的長江渡口,數不清的大小商船陸續將從荊州城中撤出的老百姓運往南岸,連北洋艦隊的軍艦都出動了,就是為了過來幫忙轉移老百姓。
在荊州城南城門的城樓上,馮國璋等西線大軍的大小軍官圍在聶士成的身旁。
聶士成拿著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城中的情況,看情形已經差不多有一半的老百姓已經撤出了荊州,不少人已經被妥當安置在南岸臨時居住點。
聶士成放下望遠鏡,問馮國璋:“華甫啊,現在荊州還剩下幾成老百姓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