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情舒暢。在府裡悠閒的過了幾天,除處理了些日常事務,倒也沒有旁的事打擾他,薛蟠也是仔細地複習了一下,看了些書。
轉眼進入了四月,透過了複試,終於要到殿試的時候。
經過會試和複試後透過的生員,還不能夠稱為進士,只有透過了殿試才算真正的進士及第。而殿試最高階別的科舉考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所以殿試取中的生員又稱“天子門生”。薛蟠參加的這次會試一共取士有三百一十六名之多,但是還要經過複試和殿試的搏殺,中間少不得還要淘汰一批人,剩下來地這些命運的寵兒才有資格稱為進士。算是走完科舉之路,完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漫長之路。
新貢士們已經在禮部堂官和讀卷官的帶領下,魚貫進入太和殿,而薛蟠則走在了最後一個,殿試將會是新貢士們最後一場角逐。
天還矇矇亮,現在應該是皇上早朝的時間,亦只有等皇上和各位大臣處理完了,才會開始考試。可能是因為皇城的牆特別高的緣故,太陽還不能完全射進來,四周雖有人,但是大家都大氣也不敢出,只聽得些輕微的腳步身,反而更顯得莊嚴肅穆起來。薛蟠走在最後一個,說不緊張那是假的。以前也遊覽過紫禁城,也在電視裡看過多遍,但是永遠也沒有此時讓他覺得心驚動魄,覺得那麼難熬。
心中默默的想了老師臨來說的各種規矩和叮囑,一再的告訴自己,要冷靜,殿試的策問不過是崇學、吏治、民生、靖邊等大而空泛的題目,他和老師,張大人等都詳細的談過,倒也不向旁人一般沒底。
太和殿為皇朝正殿,朝廷每一次的大典與慶賀毫無例外的都會在太和殿舉行,而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舉足輕重地位的殿試,同樣也是在太和殿中舉行。
等到了太和殿,領事太監在這裡站住,大家方按著規矩站好,隊伍掉了個兒,薛蟠正好站在了最前面,那太監回頭輕聲地說道:“雜家剛說過的規矩,望各位不要忘記才好,現在這等著皇上傳召。”
聽了此言,大家更是屏息細聽起來,其實也實在聽不到什麼,這裡人人都是那股子莊嚴樣,行走間都是輕手輕腳,地方也是實在大的很。
薛蟠四周打量了一下,卻也沒看見彭浚的身影,想是一直在後面,可他卻留意了身旁站著的人,此人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長的雖是普通,卻有種高傲之氣,想必此人就是老師說的今年會試第二名,現吏部尚書周傅之侄,廉親王福晉的內弟,周茗。師傅說到過,此人是京城有名的才子,只因身體不是很好,才拖到現在才考。這也是薛蟠不在時呼聲最高的會元人選,可惜被薛蟠這黑馬得了。如若是心胸開闊之人,必是沒有關係,可此人眼中卻有股子陰鬱之氣,看著薛蟠的眼神也有一絲不善。如若是旁人自是看不出來的,可薛蟠畢竟跟隨父親多年,又管著家業,哪還有不明白的道理。
嘆了口氣,真正是招誰惹誰了,如若今次又得了狀元,這周茗恐怕吃了他的心都有吧。其實薛蟠有一點時猜對了,這周茗確實很恨薛蟠,不過現在就已經有吃了他的心思了。周家也是京城裡的望族豪門,他姐姐是親王妃,叔父也是身居顯位,從小沒有人敢跟他說個不字,也沒有他得不到的。他可不比那吳有良,是個蠢貨罷了。
本次科舉他勢在必得,可是卻在會試時殺出了薛蟠這個無名之輩,生生奪了他的會元之位,怎麼不讓他暗恨在心。
且不說眾人有什麼樣的心思,只聽得一急促的腳步聲從內裡跑了出來,尖細的嗓音喊道:“宣各位考生覲見。”
各貢生忙整理了衣冠,低著頭,方進了去。待站好,行了三跪九叩大禮,三呼萬歲。聽到一生磁性的聲音從上方高臺上傳來,“免禮。”
薛蟠等方站了起來,薛蟠眼前餘光看到上面用簾子遮蓋著,隱隱綽綽的有一穿著黃色龍袍的人高坐再上,想來應該就是皇上了,聽著聲音,必也是個年輕的人,想來也是,皇帝登基時,才剛滿二十四歲,如今也還不到三十吧。
雖是百轉心思,亦不過幾息之間,待薛蟠回過神來,已經坐在了殿裡設著的考桌旁了,忙收斂心神,暗道怎麼如此情況還有走神的時候,幸好也沒出什麼岔子,亦暗中警惕起來。
拿起考卷,細細的看了看題目,又想了一陣,薛蟠方提筆寫了起來。
水澈透過重重的簾子,看著殿上奮筆疾書的眾人,雖看不太真切,但也許是背光的緣故,也有三四分的清晰,他一眼就認出了薛蟠,今日他穿著淡青色的長袍,一身書生打扮,倒很是瀟灑斯文,站在人群裡,一眼就可以見到他,他就像是個散光體一般,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