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頁)
才立即帶這族人前來投靠必勒格,尋求他的庇護。
在與必勒格一番交談後,阿古拉這才知道了塔布部落的遭遇,也得知了李隱的身份和的他的建議。
阿古拉稍一思考,便也向李隱請求南下雁門郡,李隱一口答應了。
於是兩支隊伍合在了一起,繼續向南而行,加上行商,隊伍的總人數已有一萬出頭,能與敵交戰的至少有個七千人。
行走了一會後,阿古拉忽然提議道:“前面東側的瓦林部落與我們兩族關係都要好,他們也是與漢人多有往來的,他們也不知道有沒有被人盯上,不如我們派人去檢視一下?”
必勒格對阿古拉的提議表示贊同,立即便叫了幾個人奔向瓦林部落。
那幾個人很快返回,並且還帶了個身形健壯魁梧的大漢,這個大漢便是瓦林部落的現任酋長赤那。
必勒格、阿古拉和赤那都是老相識了,於是立即上前迎了過去。
三人交談一番後,赤那道:“我族附近最近也時常有人窺探,肯定也是被人盯上了,只是他們忌憚我族與眾多部族的聯姻,這才沒動手,不過想來他們恐怕忍耐不了多久,所以我族還是跟你們一起走吧!”
瓦林部落雖不像塔布部落與烏拉特部落那樣,掌握獨特的手藝,但族人中男的健壯,女的好生養,所以許多部落都喜歡與之聯姻。
第一百章 楊廣三徵高麗
對於赤那的決定,必勒格、阿古拉和李隱都是一致贊同的,不過赤那最後還是懷著疑慮的對李隱道:“我們雖然暫時到雁門郡避難,但我希望你不要把我們當成是圈養的獵犬,幫你到處咬人。”
李隱道:“這點請你放心,我們是盟友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如果我有求於你們,幫還是不幫全在於不能的考量,我不會有任何為難的。”
赤那聽後,這才完全放下心中的疑慮來。
赤那的瓦林部落也有五千多人,與眾人合在一起後,南下的隊伍已有整整一萬五千多人,這在草原南部已是少有勢力所能匹敵。
再加上覬覦他們的部落勢力中,實力最強的克烈部因酋長之死而陷入了權力的爭奪之中無法自拔,所以其他勢力即使聯合起來,也是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萬五千多人驅趕著牛羊越走越遠了……
大業十年二月初三,楊廣又召百官議伐高麗,百官譁然,提出反對的人有很多,其中納言蘇威嚴詞最為激烈,力勸不可再徵高麗。
楊廣不聽勸阻,將蘇威直接罷官,其他但有反對的,則直接拖出去殺了。
數日後,楊廣再問還有誰反對的時候,已無人再敢出聲。
於是,同月二十日,楊廣再次一意孤行的的詔徵天下兵,百道懼進,彙集涿郡,進行第三次征討高麗。
此令一出,天下再次為之震動。
此時的隋朝,與第一次徵遼的時候相比,已是完全不一樣了,現在除巴蜀、河東兩地還算安穩外,其餘各處,都有爆發幾萬人以上的大規模叛亂,去年十月,更有賊帥呂明星,率兵數萬圍東都,雖很快被擊潰,但也由此可見反賊的氣焰已非同日而語。
而且現在各地稱王的已多不勝數,在江南稱帝的劉元進到現在還沒有被剿滅,扶風桑門人白海明,先是自稱彌勒轉世,聚眾叛亂,使得三輔之地的民眾多有歸附,然後也學劉元進登基稱帝了,而且還改了個年號叫白烏。
這天下現在都亂成這樣了,楊廣卻理都不理,還是要去東北征高麗,上到百官,下到普通民眾,都是人心惶惶。
二月二十三日,楊廣向下討伐詔,曰:“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徵,方乃德施諸侯……是以數次出征,問罪遼陽……止除元惡,餘無所問……”
此詔的主要用意,在於掩飾一再徵遼的敗績,以及心懷對高麗的招降之意。
這份詔書剛頒下沒兩日,楊廣便收到了一個好訊息,在關中叛亂的並稱帝的扶風人白海明,已被太僕卿楊義臣給擊殺了。
楊廣聽到這個訊息後,大為高興,讓楊義臣回朝接受封賞,然而,楊義臣剛離開關中,二月二十九日,白海明的同鄉唐弼再次發動叛亂,很快便聚眾有十萬餘人,佔據了源等地。
唐弼的手下都勸他跟白海明一樣立即登基稱帝,唐弼沒昏了頭腦,他認為老鄉白海明之所以敗得那麼慘,是因為白海明僅靠蠱惑人心起事,號召力不夠,他唐弼本人也沒比白海明強到那裡。
所以,唐弼決定,皇帝是要有的,但不是他來當,他們得擁立一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