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起初新進門的戎氏顧及老爺的面子對如夏很好,久而久之發現老爺根本不喜歡如夏,便對如夏不冷不熱,甚至見若不見!對外更是造謠這女娃娃剋死了自己的母親。如夏本是乖巧,可她十三歲那年發現,妹妹一身兒衣裳完全不同於自己,翡色裙袍,好一色錦緞,上面的花樣也是少有。而自己這身兒粗布衣裳,光是在姜家就被下人們偷著議論無數次。
更讓如夏憤恨的是娘留給自己唯一的遺物竟被妹妹以喜歡的名義拿走,憑理討要卻換來爹爹的批評訓斥,一句句的話語讓她明白,原來自己早已成為這個家裡多餘的人。
他人不知,爹爹怎會不知那是外祖母傳下來的,說是給女兒當嫁妝的陪嫁物件兒,娘閉眼之前流著淚交給了自己,這些爹爹都清楚,可他偏偏幫著妹妹說話,縱容她奪走了金鎖,如夏心中結了疙瘩,好是不痛快。
同是宅中女子,我豈不如她,我也你的女兒啊!
如夏心裡篤定自己一定要嫁一個好郎君,他一定相貌堂堂,文采出眾,可憑三寸不爛之舌讓爹爹和那戎氏對自己刮目相看,報了這小半生的仇。
可不想命運待她如此不公,那年道士的一句話,經戎氏的嘴巴傳了出去,如今年十五仍沒人敢上門提親,戎氏更是不懷好意,說使老爺找個偏遠村莊的殘子嫁了她,如夏知道便怒著要出去找人評理,揚言後孃不仗義,爹爹不垂愛,自己要橫死街頭!
姜老爺雖不是達官貴人,可也算生意人中赫赫有名的,酒莊的生意讓他銀子灌滿口袋,若是這小丫頭真的出去胡說,自己豈不是丟人丟到家了,他只好否了戎氏的主意。
如夏不止一次想過自己要離開這地方,可心一橫還是留了下來。
若是她走了,姜家其他人自然高興,到時候一句大女兒死了,足可讓姜家省下嫁妝,從此自己無法踏入姜家半步。
我才不會那麼傻,成全了那個女人和她的孩子。
如夏想到了一個人——楊玉清。
姜元正的酒莊能得今日,虧是髮妻姐姐楊玉清當年借銀子予他,原配去世,兩家既無往來,楊家人素來心善慈悲,不願徒增口舌,關於那筆銀子他們沒跟姜元正提過半個字,姜元正對此事也便不提不念。
楊玉清是如夏親姨母,她和姨丈膝下無子,如夏做了主意,自己會像親生女兒一樣孝順他們,可多年沒有聯絡,不知如何才能找到她。
若是要出去,戎氏一定會問個仔細,如夏不善於撒謊,怕是會露出破綻。她看到一旁的明珠,心起了念。
“明珠,長姐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明珠心計不差於她的孃親,可八歲的孩童最貪玩了,相信她不會拒絕,果然明珠看著外面狐疑:“你會給我買好吃的嗎?”
見如夏點頭,她才肯定的回話兒:“好,說話算話,你一定要給我買多多的好吃的。”
(未完待續。)
306 生如夏花
如夏見她真心想出去,趕忙放出話:“可是你不能讓二孃知道,否則我沒好日子過,對你也沒有任何好處”
明珠猶豫,如夏擔心唬不住她,不想隔了一會兒,她開口:“那我們怎麼才能不讓娘發現?”
如夏眼睛咕嚕一轉看了看,輕輕俯身:“不如這樣吧……”
她在明珠的耳旁碎碎唸了許久,明珠認真的聽著,這是從小到大她第一次這麼認真聽長姐說話,她附和著點頭,隨後露出了一個微笑。
不一會兒起身去了戎氏的房間,偷瞄到戎氏打盹,偷偷跑出來,向如夏揮揮手!
“長姐,娘睡著了!”
如夏聽說戎氏睡著了,心裡就踏實了,恨不得踱步離去,可答應了這個小鬼,倘若不帶她,以她的性子定扯著嗓子大喊。如夏朝明珠揮了揮手,明珠蹦跳著跑到她跟前,抬著頭提醒:“一會兒出去了,長姐可是要帶我去吃好吃的,否則回來我告孃親,就說你要偷偷教壞我。”
如夏對於她會用條件要挾,並不覺奇怪,她孃親也是如此算計,女自如母!
“好,明珠,長姐最喜歡你了,一會兒我們就去買吃的!”
順利的帶著明珠離開了姜家,出了巷口如夏才放心,步伐不自覺的加大,身後的小尾巴一個勁兒的跑。
如夏對於找姨母的事情格外小心,生怕說漏半句,這個“大嘴巴”定告訴戎氏那個母夜叉。戎氏再添油加醋傳到姜元正的耳朵,自己免不了受責罵。
如夏到了集市,四處張望。道:“明珠,你想吃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