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候,所有人都認為趙榛會受阻於半路之上,他們可算是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然而,大量的百姓和義士都紛紛投奔了趙榛,讓趙榛的信王義軍突然壯大了起來。開始,他們聽說信王率軍擊退了追兵,打敗了蒲家奴的軍隊。他們還以為是謠傳,戰績是人們誇大了的。等他們遇到黑龍軍,聽說信王已經攻克樂平、浮山和平定城後,他們震驚了。
與南逃的高宗皇帝相比,這位信王王者在他們心目中更加的真實了。大宋的親王不再是一個騙人的傳說,而是一個真實的以抗金為己任,並且屢次擊敗金兵地皇族親王了。
此刻傅選和焦文通帶領一幫八字軍遺留軍士們見到信王本人,這位王者的形象更加完整和清晰了。有了如此傲人的戰績,讓傅選和焦文通與一幫八字軍將領們對信王趙榛立刻信服了,眾人當眾跪拜,以表臣服。
趙榛急忙跑了過去,雙手攙扶,隨即扶起了傅選和焦文通等八字軍留守太行山的將領們。
傅選和焦文通等八字軍留守太行山的將領們,這次帶著十萬百姓和壯丁來投奔信王,其實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隨著王彥帶領一萬八字軍精銳南下,剩下的十萬百姓壯丁其實就是被王彥拋棄了。王彥其實南下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十幾萬百姓很拖累,他想帶著如此多的人南下的話,根本就躲避不過金兵的圍剿。
王彥在帶兵南下的時候,之所以金兵沒有攻擊他,其實並不是金兵有多害怕他。而是因為金軍的領導層認為王彥南下不在金兵佔領區腹地搗亂,其實是好事。加上王彥沒有帶領百姓南下,所以金兵就沒有對他發動攻擊。
其實如果王彥帶領著十萬百姓南下的話,金軍是肯定要發動攻擊的。對於金人來說,最寶貴的就是人口。只要有人口,糧食、衣服和所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所以金兵對於人口是很重視的。
同樣,對於趙榛來說,人口也是最重要的。趙榛現在要建立一個基地,這裡就是他理想的地方。在這裡趙榛要發展冶煉鍛造高溫爐,要挖煤煉焦。還要提煉煉製火藥和熱兵器。以現在大宋的科技水平,就算造不成燧發槍,也能造出火繩槍來。
還有種植蘿蔔、南瓜、高粱等農作物,就可以提高糧食的產量。趙榛的一切想法,都需要大量的人口來完成。現在的他很需要人口,在這個時候,八字軍遺留下的十萬多人來了,趙榛自然很高興了。
回平定城地路上。正在安置各地的百姓看到信王的大旗。看到從東北方向走來的大軍,興奮不已。一個個百姓都扯著嗓子吼道:“信王千歲!信王……!”歡呼聲沖天而起。很快,到處都是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歡呼聲猛烈撞擊著八字軍將領們的心靈,他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信王趙榛在這些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這種死心塌地的擁戴、這種發自內心的尊敬就是王彥都沒有享受過的。只有真正的大宋親王,而且是能給百姓以安定,能打敗金兵的親王才能享受。而趙榛就是皇族親王的另類,這個人創造了傳說的戰績。以前,對於八字軍的人來說,這個傳說的戰績只是聽說,現在傳說終於變成了現實。信王威望極高,數敗金兵,看來在他的領導下,還真的驅逐金兵有望了。
王彥將一萬精銳帶走後,八字軍現在大多是百姓和壯丁。加起來所有的軍隊也不足三千人,還多是沒有打過仗的壯丁拼湊的。但是趙榛絲毫不嫌王彥挑剩下的他們,沒有戰鬥力和實力。趙榛下令,酒肉犒勞,以慰辛苦。傅選和焦文通以及一干八字軍將領們隨同趙榛進城,到平定城帥府行轅慶賀會師。
吃飽喝足之後,趙榛和眾將就開始議事了。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收編俘虜和擴編軍隊了。
首先擴編的是趙邦傑和趙宋勇的金虎軍,金虎軍擴編為兩軍。每軍都有一營騎兵,總計兩千騎兵。
馬政及其手下猛將張英的馬家軍改名為天馬軍,天馬軍也擴編為兩軍。每軍一營騎兵,天馬軍共計兩千騎兵。說句實話,信王義軍能夠重新崛起,馬政和趙邦傑都軍功不可沒,尤其是趙榛本人的今天,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馬政和趙邦傑一力促成的。如今趙邦傑還和趙榛變成了一家人,有些話就不要說了,心裡有算就行。
下面擴編的是高寶山的黑龍軍,黑龍軍擴編為兩軍,高寶山為主帥。契丹番將蕭得力帶領五千騎兵組成黑龍軍騎兵軍。奚人番將甘骨朵率領五千步兵組成黑龍軍步兵營。
由於招降的人馬中有好多的奚人,讓番將帶番兵能減少奚人的牴觸情緒。只要趙榛給飯吃,給錢花,番兵們跟隨不是賣命?自然會跟著趙榛這個宋朝的親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