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4/4 頁)
來發展比以前迅速得多,外部環境也平穩得多,以及它的技術更新速度遠超同等文明。
所以米隆的“公交車”很快。也所以這一路雖然比去瑞森還略遠了些,時間卻更短了一些。
譬如在瑞森,能達到這個速度的星艦動力組,就還僅限於用在軍事上,尚未投入民用——所以瑞森人對此感覺複雜。
搶是不要搶的,因為這技術他們有;豔羨自然不會少,更快一點、更方便一點,很多時候就佔了優勢;鄙夷與自豪也有——他們可不是供血地
唐勁在那篇《公共航班與公共航班》閱讀理解裡,瞭解到了這種差異。
而因為這個緣故,他們這一路而來,只兩天半就到了星域邊界,在邊防站內暫停,檢人檢貨檢疫。
米隆的星域不大,可以普遍住人的行星,也即行政星,一共只有四顆,而且兩顆在同一個基礎恆星系統內,另外兩顆所屬的基礎恆星系也離得不遠,所以它採取的是“入境檢疫制”。
還有一種是“登陸檢疫制”:邊防站只負責軍事任務,只是偶爾抽查;任何人登陸任何一個行政星,都要做正式檢查。
這種制度一般由星域較大的文明採用。因為它們自己的行政星一多,大多數日子裡,不是這裡、就是那裡,總有什麼地方在流行傳染性疾病,再不就是鬧洩露鬧汙染——一個地球一年還要來上幾回流行感冒呢,外加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加卡平地核事故等等,以宇宙之大、以細菌病毒種類之多,這實在沒什麼好奇怪的——所以,他們同一個文明內、在不同行政星之間穿梭的旅客,也要檢疫。只不過來的地方不同,危險級別不同,做的檢查繁複程度也不同罷了。
地球的檢疫評定乃“有害、無危險”,這個級別要做的檢疫專案不多。但畢竟是跨境航班,考慮到恐怖分子,按規定,有一串專案是必須做的,無論這航班來自評定級別多麼安全的行政星;此外,旅客除了全體做普檢外,還要抽查一定比率做特檢。
所以航班在邊防站呆了小半天之後,才得以透過。
六人之中,馮騰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