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開。
剩下沈驤與趙椿,一眾人等不覺屏息,很有幾分看壓軸的心境。趙椿提議以‘世間八情’取題,對句則以口占七言,不取成句。驤點頭附議。遂趙問沈答。
“八情之喜”——“一方紅綃喚風雨”慕超悄聲對沈馳解說,取典於詩經
“八情之怒”——“采苓原得獅吼婦”騏王在旁咳嗽著險險把茶噴出來
“八情之憂”——“穀風乍起一江秋”
“八情之思”——“掩問玉漏怯空房”趙椿接過沈驤敬酒一飲而盡後出手為請,互換為沈問趙答。
“八情之悲”——“心灰凝位隴頭梅”
“八情之恐”——“尺素難投龍戍營”
“八情之驚”——“擊鼓又連將軍令”
“八情之樂”——“新承恩澤罷思朝”
撫掌喝彩聲頓起,驤終於被哄著喝了一杯酒。隨後騏王率眾提出,正是意猶未盡豈有輕易散了的道理。莫若由沈驤與謝琛、林箏、趙椿三人一起對局。慕超續了建議,改為一問一答,對答加為兩句口占七言。於是沈驤搶先命題以‘世間八苦’為題目,其餘三人附議。
沈問:“生之苦”——雙手交叉拇指對頂兩下,趙答“千般風流俱演繹,萬種豪情盡黃粱”
趙問:“老之苦”——手中茶杯轉了一圈,沈答“明眸皓齒留何處,鶴髮鳩杖垂草堂”趙椿含笑抱拳,佩服。
沈問:“病之苦”——搖了搖哄茶爐的小扇,謝答“言笑不覺錦山倒,藥石抽絲泥爐溫”
小扇一指,謝問“亡之苦”——鳳目微闔瞬間又啟,沈答“丟手從此兩難見,恨無靈舟渡忘川”謝琛將小扇壓在肩頭,向沈驤點頭,會意。
沈問:“怨憎會”——袍袖一透一舒,林答〃辛苦相逐怨路窄,匆忙拼爭恨天低〃
林問:“愛別離”——目光向雨航、謝琛逡巡一過,沈答“欲哭猶覺芳卿在,將行始見無藍橋”林箏欣然一揖,承讓。
騏王推了雨航向前:“還有兩句由你對完。”見驤含笑點頭,雨航移步上前。
沈問:“求不得”——五內翻轉緩緩平息,蕭答“守得雲開月明日,不信東風喚不回。”驤眼中游過一絲柔和。
蕭問:“五陰熾盛”——恍如夾著一聲嘆息,沈答“所得諸般皆為塵,掌間何許放不得”雨航略怔後挽手而謝,受教。
聚會最終盡歡而散,驤緩步與趙椿行在門廊下。趙椿略側了頭低聲問:“看陛前之議,是定意與西恆和親了?”——“若驤回答兄臺,座上確有此意,且還要周遭臣工一力促成,清肖兄作何想?”驤含笑反問。
“司命無奈,便如是矣。”趙椿甩著寬大的錦服袖子呵呵一笑。“原本只要葉某人不動,又有武靖王在側呼應,兩家即使不能並和一處,也能多少震懾住西恆。惜乎安遠一戰,我朝損兵甚重,即使加緊補充招兵,短期之內,操演、集訓、佈防也是不能奢望旦夕之功可成。何況養兵之餉的銀子···從何而來?”
錦雉公子此刻的臉上再無嬉戲調笑之態“武靖王以及定濤侯兩位,系先帝一手擢選塑造,乃是朝中軍防柱石。可是此等特例可遇不可復。為兄來時聽街坊上一則笑話,學來與賢弟聊作一笑。道是:如今有四樣說不準,其一,松延宮太后的臉色,說不準孰真孰假;其二,當今座上的決定,說不準是進是退;其三,和親公主的腰帶,說不準堅柔程度;其四最是要緊,西恆國主英琭的耐心,說不準何時翻然反悔。”
兩日後,睿嘉帝當殿下旨:準西恆和親之請,封宗室女隆穎為宣頤公主。著禮部有司備辦和親妝奩,著欽天監擇送嫁吉日。隆穎即日起移入內廷演習禮儀。
沈驤下職交回宮禁腰牌,未做耽擱儘快離開。按照和雨航的約定,近日安奉送來快信進京。若來人未能尋見雨航,則直接送到鸞儀小築。無巧不巧的是,沈驤回到府中,衣甲尚未換下,東來就領著安奉送信的人來尋雨航。
安奉傳來訊息,和親使團已到安奉邊境,與安奉督護會面。已有加急信馬進京通知朝中,選專使出行迎接。
和親使團有安奉派人送進京足矣,何必要專人來接?送信人口傳訊息讓沈驤聽了險些掉了茶杯:此番進來的和親使團,乃是由國主親自帶隊。按禮節級別,該當安奉督護郡王親自引送到京。實在是緣於安奉邊境線上,陳列著數萬雲騎衛大軍,刀槍林立寒光耀眼;武靖王遣麾下右將軍端木洵代為引送。
東來奉命去找雨航,出去不久又跑回來報告,蕭家哥哥不在住處,房東說他昨晚就乘上一架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