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把揹包裡的內裝長針的特製腰包系在腰間,再把雙刃匕首裝入牛仔褲後面的口袋,用體恤衫下襬遮擋著那外露的刀柄。
如此,我會感覺那匕首硌得慌,但為了防患於未然免得遭遇情況時候措手不及,我依然選擇讓匕首留在我牛仔褲後面口袋,這樣我可以隨手把匕首從刀鞘裡拔出來使用。
再從揹包裡拿出剪紙紙人塞進口袋,我整裝離開房子。團諷醫才。
走出小區,我朝著最近一個小飯店走去,走到店門口,想到我租住地方已經被吳喜兒窺破,我皺眉頓住腳步,心中膈應,這附近飯店會不會也已經被吳喜兒給做了手腳。
雖說我已經飲用大悲咒水,按照咕仔所言,半個月內所食穢食,皆得清淨,亦可破降頭,可我依然不想食用到那穢食。
我朝著學校門口方向走去,準備去往客滿居吃飯。
儘管我到現在還不清楚客滿居老闆九伯的身份,對他也抱有絲絲戒備之心,但我相信,九伯地盤,應該還是安全的。
“小冉,今天怎麼一個人來了,你朋友們吶。”當我到達客滿居門口時候,九伯如同平常,正立在客滿居門口樂呵呵的招呼來往的客人。
九伯看到我,熱情給我打招呼。
“九伯好,我今天沒有約他們。”我微笑著回應九伯的問詢。
立在客滿居門口樂呵呵招呼來往客人,是九伯給人的不變形象。
望著笑的如同大肚彌勒佛樣的九伯,我閃神九伯是如何做到,每日都能如此開心模樣。
“九伯看起來每天都很開心,能傳授點保持心情愉悅的秘訣不。”我脫口而出心中想法,話語出口,我只感失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小冉參透這兩句,自然也可以像九伯這樣,每天都開懷。”九伯立在我面前,樂呵呵回答我的問題。
有客人此刻進進出出客滿居,九伯沒有按照平時習慣,和每一個進出客滿居的顧客打招呼,只目光關注著我。
“我曉得了九伯,你先忙我去吃飯。”我衝著九伯點點頭,去櫃檯問二樓有沒有包廂。
今天不只我一個人來客滿居吃飯,我還有咕仔。
我想咕仔也能大快朵頤,自然需要尋一個包廂,才可以任由咕仔吃的歡脫。
櫃檯告訴我樓上剛好空置一個包廂,我在櫃檯按照咕仔的喜好點好菜,就上去二樓包廂等待。
飯菜很快上來,我把咕仔從陰珠裡召喚出來,讓咕仔吃喝痛快。
吃著飯菜,我又琢磨起九伯的話。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這兩句話,出自唐代慧能所著《菩提偈》。
慧能,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諡大鑒禪師。
其所著的《菩提偈》廣為流傳,人們對之是耳熟能詳,我亦早早就會倒背如流《菩提偈》。
九伯所言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九伯讓我參悟的這兩句話,我一直認為是在勸解人無需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麼,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冉姐姐在想什麼。”咕仔胖乎乎小手抓著一個雞腿吃,弄的滿臉是油。
咕仔的問詢打斷我的思索,我把《菩提偈》背給咕仔聽,並特意點了九伯所言的兩句,問咕仔,他是如何理解這首《菩提偈》。
咕仔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把手中的雞腿放下,用餐巾紙擦拭乾淨手上和臉上的油,端正了身體,開口發音。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
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
咕仔講完,望著我,問我可聽明白。
我只感我此刻眼神應該是呈現眩暈狀,聽到咕仔的問詢,我搖搖頭。
我表示我已經被咕仔給繞暈了,聽著咕仔講話時候,我腦海裡有瞬間的清明閃過,心中突覺輕鬆自在,卻是那清明轉瞬即逝,我努力回想也想不起來我到底想了些什麼。
咕仔搖頭,說仁者心動,就如道家所講的,道可道非常道。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