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蒼白的臉上竟浮現出安詳的笑容。
“你的爹爹南宮雲青、我、敬文的爹爹還有鴻兒的爹爹,我們合稱‘凌波四傑’。”老管家乾笑兩聲,又接著說道:“那時主公還沒有當上皇帝,只是一個小王爺。我們因為精通琴、棋、書、畫,被主公屢次召見。主公雖是懦弱之人,對於我們兄弟幾個卻是百般敬重。人們都說‘士為知己者死’,主公這樣賞識我們,我們也就跟了他。”老管家看著公孫豪,露出得意的神色。
“騫振兄,還是先不要說了。”公孫豪見南宮騫振這樣虛弱,便勸他休息。
“呵呵,我知道我沒多長時間的命了。臨死前,就讓我把我們家族的使命講給自若聽吧。”老管家已虛弱得說話都無力了。
“騫振兄!你不能死啊!咱們還要一起去完成主公交給的遺願呢!”公孫豪流出了渾濁的老淚。
老管家沒有再繼續回公孫豪的話,他知道時間不允許了。“說來也怪,主公有五個哥哥,當皇帝原本輪不到他的。不成想世事弄人啊!主公的五個哥哥全部死了,主公便坐了皇帝。那時候南唐已奉宋為正朔,苟安於凌波。我們一直以為就會這樣平靜的生活下去。苟安於江南一角,誦讀著佛經,懷抱美人,彈奏那部和娥皇一起重訂的《霓裳舞曲》。卻沒想到趙匡胤屢次召主公前去汴京朝拜,主公執意不肯。然後就找來了禍患,趙匡胤舉十萬之兵,攻打我朝……”老管家說到這眼裡滿是怒意,咳嗽了幾聲,又接著說了下去。
“趙匡胤大軍在城外已做好了攻勢,只等命令一下,眾將士便攻城。最後的通牒已下達,主公在宮中來回踱步,思索著降與不降。他知道凌波城破是早晚的事,可是他不想當亡國之君。命運的唆使讓他這個六皇子登上了王位。他不想把國家治理的怎樣,他亦知道他沒有那個才能。可是命運偏偏不給他一個懦弱的機會,趙匡胤一統天下勢在必得。而他註定成為亡國之君。凌波城已堅守一年整,主公真的無力再守下去,終於,城破,出降。”老管家完全沉浸在三十幾年前的回憶之中,眼角溢滿了淚水。
“然後呢,你們一起和主公被趙匡胤帶走了?”南宮自若受老管家的影響,也稱李煜為主公。因為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三個家族的歷史,一部不屈的歷史!
“沒有,城破的時候只有主公帶著凌波的官員被帶走了。而我們,卻留在了凌波。望著主公那遠去的背影,我們三人發誓,有一天要救出主公,重回凌波。我們便在凌波暗中招兵買馬,等待復國的那天。”
“那年的七夕,來了一個人找到我們兄弟三個。來人自稱是李延。我們曾聽得這個說過一個叫李延的人,他是主公的親弟弟,從小便流浪在江湖上,所以別人只知道主公有五個哥哥,卻不知道還有李延這麼個弟弟。此人生性嗜武,曾拜過當時中原之中最有名的人為師,也學得了一身好功夫。”老管家蒼白的臉上竟露出了笑容。正是朝佑凌可笑的,也就是李延。
“呵呵,年少氣盛啊!雖是從未見過我那哥哥,可是家族的恥辱是洗刷的不掉的。”佑凌可笑道。
“所以當我們知道主公被殺了之後,試圖起兵復國。然而事實就是事實,我們招的那點兵力怎麼會打得過趙匡胤那三十萬兵馬!毫無疑問,我們敗了,敗得傾家蕩產。我們五人帶著殘餘兵馬四處躲藏,整個宋國都貼滿了我們的頭像,懸賞追捕。在一處荒山上,我們被圍在了山頂。幾次試圖突圍不成後,我四人準備自盡,以報主公的知遇之恩。”
“呵呵,那時候我們身邊只有幾千兵馬,真是敗得很慘啊!”公孫豪嘆道。
“這四個傻瓜!”佑凌可也笑了笑。
“還好這老鬼說得及時,我們才沒死了”老管家用盡力氣抬起了手臂,打在了佑凌可的身上。“主公臨走的時候,便知道我們會為他報仇,也知道我們一定不會成功。所以他留下了口信,告訴我們兵敗後可以去大理,當今大理國主與主公有舊。還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寶藏,日後中原真的亂了,讓我們的後人完成主公的遺願。”
“對,還記得當年你離谷的時候,我讓你帶了條口信回去。”佑凌可向南宮自若問道。
“記得,就是那個什麼‘山上山,水中水,白山抱紅水。接天山上無處葬,映日紅花別樣薄’這幾句詩?”南宮自若一直都沒有弄明白只詩中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所以記得特別深刻。
“呵呵,自若記性不錯!”老管家笑道。“最後兩句詩的最後兩個字分別是‘薄’和‘葬’兩個字,諧音就是‘寶藏’。前兩句的‘白山’和‘紅水’正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