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施工隊還是楊一平他們負責聯絡的,在靈遠周邊搞了多年,口碑還可以,關鍵是可以做完再付工錢。這樣李大山可以避免意外情況發生的時候自己拿不出錢來。
緊張忙碌的施工程序中,時間就來到了六月。李大山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和園林意境達到當初的設計,忙得腳不沾地。如果不是李賀前前後後幫他考慮,買這買那,李大山就是再好的身體也要累垮了。每每想起來,李大山都覺得這個人自己是請對了,也多次對他表示感謝。李賀則總是表示自己拿了錢,當然要做事,沒有什麼可謝的。這種創業培養的患難之情最是寶貴,也讓人珍惜,就像李大山和楊一平他們一樣。
不過這期間還是有值得李大山高興的喜事,那就是魚塘裡的黃河鯉真的繁殖了!可能是魚塘裡沒有天敵,加上李大山從鄉親們手上買了一些玉米、麥子,經常餵養,幾條親魚長得更加健壯了。偶爾還能來個鯉魚躍龍門的表演,看得施工隊的人嘖嘖稱奇,都說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鯉魚。親魚應該是四月底就繁殖了,到了五月份,小魚苗孵化出來後大家才發現。
那天,李大山在魚塘邊洗手,看到水面下有不少小黑點游來游去。也多虧了李大山視力好,不然還不知要過多久才能發現。看到一群小魚後,李大山又反覆檢視,才發現魚塘裡到處都是小魚苗,怕有不下三十萬條。為了小魚的健康,李大山又買了許多小魚專用的微細飼料,增強營養,促進它們的生長。李大山每天都在希望小魚快快長大,這可是他現在最有可能盈利的產品了。
到了六月,小魚已經有兩三厘米長了,數量也不見減少,應該現在魚塘的環境很適合這些魚兒的成長。每次餵魚的時候,總是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搶食的場面非常壯觀。村子裡很多人都跑過來看稀奇。這時大家看李大山的眼神也有了變化,覺得李大山確實是個能耐人,隨便做什麼,都能做出不一樣的成績來。
現在魚苗還小,魚塘放養密度還不覺得很高,但是一旦魚苗長到十公分以上,魚兒生產需要的水體就會提高很多。成年鯉魚的允養量為每100平方米水體90~180尾,考慮到李大山魚塘水質的特殊性,100平方米最多能養200~250尾,90000平方米也就最都能養18~22萬尾。看來,明年最多後年就要還要挖一口魚塘才行,不然就只能賣魚苗了。
四月間買來的紫花苜蓿草種撒下去以後一直在請人澆水。雖然現在不用請人澆水了,但長勢尚可。要不是土質破壞得太厲害了,這些紫花苜蓿應該長得更好。而且紫花苜蓿發達的根系能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機物質,提高土壤肥力。農諺說得好,“一畝苜蓿三畝田,連種三年勁不散”。這也正是李大山大面積種植紫花苜蓿的原因,先把土養好,以後改種或是補種紫花苜蓿都是不錯的選擇。
兩隻小狼多多和加加已經有個月大了,無憂無慮的生活使得他們的身體發育的很好,現在已經比一般的土狗都大了,跑起來飛快,經常在戈壁灘周圍遊蕩,也不知道捉到了些什麼動物,反正整天髒兮兮的。
到了六月下旬,莊園的土建工程已經基本結束。二十六棟房子光禿禿的,看來短時間沒有錢只能讓他們繼續醜陋下去了。水渠也已經挖好,並且鋪設了青石固邊。等過段時間水渠硬化以後,就可以引水了。施工隊大多已經退場,李大山在檢測了質量以後,也結清了工程款。現在還在忙的主要就是園林公司派來栽樹植草的人員。不過相信很快也就要結束了。
但是對於今後怎麼用電的問題,又讓李大山犯難。如果從村子裡面拉電,距離倒不是問題,關鍵是以後發展起來後,用電量增大,而農村電壓不穩,高峰期斷電的問題非常突出,這使得李大山不得不考慮其他途徑。國家一直在大力推廣使用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東風村這裡也有很好的風力資源,李大山覺得建個小型風力發電站既可以解決自己用電問題,而且還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小型風力發電機多使用在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山區和高原等電網覆蓋不到的地帶,以家用小發電為主。100瓦—800瓦、12伏—24伏直流發電只可照明,無力它用。中型風力發電機,因現行風力發電機機型的限制,要求風力條件高,投入成本過較大,一般只有風力資源豐富或是使用量較大的地區才使用;1千瓦—100千瓦的發電機,售價在2萬—150萬元左右。李大山決定以後購買幾臺幾十千瓦的發電機,安裝在莊園的西北迎風面。不過現在李大山沒有錢了,這個計劃也只能延後,暫時從村子拉電,幸好他自己的房子離村子最近,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