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宇宙與大腦矩陣模型(第1/2 頁)
實驗室裡的全宇宙模擬圖景雖然來自c場,與原程式相比,卻已被更改得面目全非。士兵在c場中進行軍訓時,可以遵照上級命令觸碰指定天體,或將其中某一處作為掩體進行狙擊演練,卻沒有更改天體位置的許可權。
事實上這套不可思議的軟體自誕生以來,就沒任何人敢於設想,要調換天體座標,令它們背離在真實宇宙中所處的軌道。這種膽大包天的事,恐怕也只有瞿兆迪敢為之。
整套模擬軟體,王鑫宇借職務之便幫瞿兆迪從c場複製出來後,他便根據在斯坦福裡學到的程式設計知識,重新對程式進行編譯,並將程式碼串改成了他真正需要的模擬系統,也就是能人為設定天體座標的組合系統。
經過改良後的c場,無論大小遠近的天體,或固態物質與塵埃,都好像變成了能靈活對換位置的積木,只要需要,瞿兆迪伸手就能摘星攬月,按照由他設定的規律進行天體重組。
這種將宇宙掌控於鼓掌之中的霸氣,宇宙裡有多少生物體在躍躍欲試?瞿兆迪卻毫無興趣當什麼宇宙主宰,天體在他的指尖發生的每一項變動,都嚴格遵守事先定下的實驗規則,他知道,唯有遵守實驗紀律,實驗才能真正順利進行,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
實驗室的模擬宇宙裡,一些恆星進入生命末期時,內部溫度不斷升高,光子能量相互碰撞轉化成正負電子對,於是作為超新星爆發。爆發時的耀眼光芒照亮超新星所在的整個星系,並以十分之一光速不斷噴出物質。物質要不膨脹成新的星體,要不坍縮成黑洞,於是從誕生到興旺再到衰亡的迴圈過程重新開始。這是一個週而復始的過程,從宏觀上看,宇宙的界限是無界,無界中的每一天,都在上演著相同的內容……
越來越多的星球出現,快速推進宇宙的演化過程,為實驗室送來光明,卻也令黑暗的部分更黑暗。
從瞿兆迪站立的角度看,整間實驗室好像就是一片深不可測的黑『色』海洋,海洋裡閃光的魚群不斷誕生又死亡,但總量明顯在逐漸增多,以致海洋也跟著不斷膨脹,難以說清它與魚群,究竟是誰依賴著誰。
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宇宙,正處於精力旺盛的青年時期,天體不斷增多,說明它具有極為蓬勃的生命力。
到目前為止,輝煌的全息宇宙大觀投影依然處於三維狀態,這種狀態仍僅適用於太空軍在c場的模擬訓練,對瞿兆迪的實驗還沒發揮出真正作用,因為有用的『操』作,需要手動完成。
等宇宙進化到一定程度,天體也累積到了一定數目,瞿兆迪再次抬起兩隻手臂,真如堆建積木般,恣意挪移一團又一團星辰,或者將它們連成線,或者又鋪成面,總之組成的圖形皆具有幾何效果,當每兩部分相對接,就會呈現出強烈的立體空間透視感。
這種搭配看似隨意,其實是極其困難的連線題,如果連線正確,形成的模型不會潰散,如果線條散開,就說明實驗失敗,試驗者不得不從頭開始。
一遍又一遍的,瞿兆迪不厭其煩地在天體間挑選比對,然後進行連線,一旦意識到不是他所期望的形狀,就毫不猶豫地推翻重來。
其實自從監測儀發出人腦型黑母與沈韻的大腦比對成功的提示後,類似實驗,他做了已不下千次。雖然開始時模型從未堅持到進入資料分析階段就轟然散開,他卻不氣餒。因為他很自信,那個一直以來盤踞在腦子裡的假設,也即是宇宙、黑母和沈韻的大腦之間,存在某種尚不明確的聯絡是正確的。如果沒有事實支援,這假設無異於狂想,可狂想不正是他瞿兆迪的強項嗎?為了沈韻,為了弄清楚她究竟是什麼人,又是否正面臨著危險,他必須讓這個實驗獲得成功。
時間轉瞬即逝,當有一天,巨大的十一維宇宙模型豎立在宇宙情景實驗室裡,無論用哪個角度在他面前旋轉都不會散開時,他知道實驗的第一項內容大功告成,他成功論證了自己的構想:神秘莫測的宇宙,確實具有十一個維度。
接下來要建立的模型,是沈韻的大腦模型。相比艱難的十一維宇宙模型,後者的難度並沒降低多少。
又一次,瞿兆迪將所有能在微縮景觀裡找出來的天體連在一起,形成了十一個平面幾何圖形。圖形一經出現,就被牢牢固定,宇宙的膨脹程序也就此打住,模擬空間裡只有彩『色』的光霧飄忽不定,令他置身進了一處奇幻的仙境。
“沈允鴻,如果你仍關心著你的女兒,就讓我再成功一次吧!候鳥計劃已經開始,人類正大舉湧入光大陸,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雖然這世上沒有鬼神,我卻還是願意相信冥冥之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