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完全不是一個效能級啊(第1/2 頁)
這是什麼技術?
現在有不少記者本來就是長期關注和報道積體電路或者是半導體行業的。
他們十分清楚,目前半導體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是米國,半導體制造行業最先進的國家的是南韓、東洋以及夏國的灣灣地區。
這三個地方都是承接了米國的產能,所以半導體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
就算是眾人再無知,也知道儲存晶片的原理是什麼。
碳晶是什麼鬼?
王翔挪了挪半個身位,讓現場的觀眾能夠更清楚的看到大螢幕的畫面。
大螢幕上,長天科技的團隊已經制作了詳細的三維圖。
該圖清楚地表明瞭碳晶儲存的內部結構。
完整的人工鑽石晶體,其中有部分碳原子已經被矽原子所代替,在這個過程之中,晶體出現了色心也就是隔柵。
鐳射打在晶體上,晶體產生折射,色心捕獲了自旋的電子。
如此以來資料的儲存過程就宣告結束。
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過程,其原理和目前快閃記憶體的儲存原理完全不一樣。
陳瀟經過反覆考慮之後,確定在釋出會現場展示碳晶儲存的工作原理。
這樣做是為了讓媒體記者以及行業人員能夠了解到長天科技的這一項技術,並不是抄襲或者是山寨國外的技術,而是獨立制度研發的。
此外陳瀟也並不懼怕自己的這一項技術被抄襲。
因為僅僅依靠大螢幕的這一些資料和演示圖,沒有系統科技指南的詳細幫助,就算是把樣品給米國最先進的半導體實驗室也沒有辦法仿製。
此時整個釋出會現場十分的安靜。
記者們不放過大螢幕的每一幀圖案,行業內的人士也在思考著這一項技術到底是來源於哪裡?
王翔想繼續做著碳晶儲存的演示。
他讓工作人員準備了三臺所有配置一致的桌上型電腦。
由於現場的大螢幕不能夠同時連線三臺計算機,所以長天科技採用了技術手段,讓攝像機懟著三臺計算機的螢幕拍攝,然後將畫面實時轉播在大螢幕上。
王翔說道:“我知道很多人都在下面問我,長天科技這一塊,碳晶儲存的效能是多少?”
“一般而言,描述u盤效能的指標有兩個,一個是儲存容量,剛剛我已經展示過了。還有一個便是讀寫速度。”
“目前三星、索尼和東芝的u盤大部分都是採用slc晶片,該晶片的技術比較成熟,讀寫速度快,但是價格非常的昂貴。”
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的u盤容量只有64兆或者是128兆,沒有更大容量的原因,因為容量再大一些,價格會讓很多消費者承受不了。
王翔說道:“ slc晶片,其讀取速度大約在1bit/cell,但是因為受制於計算機裝置或者是晶片封裝的原因,其實際速度要遠小於該資料。”
王翔開始實驗,他在電腦的桌面上都擺放了大小為20兆的壓縮檔案。
為什麼不把實驗的物件放大一點?
因為現場東芝索尼和朗科的u盤其儲存容量最大就是64兆,再大一點u盤裝不上,就算是接近u盤最大容量的資料放進去,也不能夠真實的測量u盤的讀寫資料。
實驗開始,三臺電腦分別測試了東芝,索尼三星和朗科的讀寫速度,其中有一臺電腦進行了兩次測試。
最終的結果顯示,東芝和三星的讀寫速度最快,20兆的資料花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索尼的表現中規中矩,要比前兩者慢了幾秒鐘。
最慢的就是朗科,有點像是蝸牛爬行,20兆的資料居然花了50多秒接近一分鐘。
而且用於測試朗科的電腦,剛剛測試了東芝的u盤。
所以,這更加打朗科的臉,朗科所極力保護的技術,其技術質量,比那一些他授予專利技術的企業還要糟糕。
朗科市場部的負責人王志已經沒有臉待在釋出會現場了。
他走出會議室準備給深市的鄧雲打了一個電話,緊急彙報江州的現場情況。
王翔拔出了其他品牌的u盤,將長天科技的碳晶儲存插到b介面。
記者們利用鏡頭,拍攝的到了碳晶儲存高畫質的照片。
比起體積龐大的其他產品,碳晶儲存的確十分的小巧,而且其外觀相當出眾,讓人看著十分的舒服。
王翔將20兆的資料點選傳送到了碳晶儲存之中。
壓縮檔案幾乎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