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又蹙起了眉頭,有些猶豫和不捨,“可是……我們都搬走了,到時候蕭大哥回來找不到我們怎麼辦?”
李氏心中一陣刺痛,愣愣看著芸娘一時說不出話來。
許安慧忙道:“傻妹子,靖邊城的房子本就是你家蕭千總先看好的,你還怕他找不到你們啊?”
宋芸娘愣了愣,也自嘲地笑了,“瞧我,怎麼現在腦子越來越笨了,老是轉不過彎來,怪不得蕭大哥老是笑我傻呢!”
她笑得歡愉,目光柔和而悠遠,似乎在回憶過去的快樂時光,李氏和許安慧在一旁看著,卻是止不住的心酸。
五日後,宋芸娘生下來一個男孩。
這個孩子來得不巧,宋芸娘懷他的時候正好遇上了戰爭封城,先是困在靖邊城裡缺衣少食,之後又是蕭靖北出事,她更是寢食難安、鬱鬱寡歡。因此,這孩子雖然是足月生產,卻甚是瘦小,小小的一團裹在襁褓裡,小臉又紅又皺,像個小老頭,聲音也是又細又弱,像小貓一樣。
宋芸娘生下孩子後就陷入了昏迷,柳大夫給她紮了針灸,又開了幾幅安神補氣的藥喝了幾日,這才漸漸恢復了精神。
身旁沒有人的時候,宋芸娘常常側頭看著安靜地睡在身旁的孩子,那麼弱那麼小,似乎怎麼也看不夠。她想起妍姐兒出生的時候,幾乎要比這個孩子大上一圈,滿頭黑亮的頭髮,聲音洪亮,兩隻小腿一蹬一蹬的力氣大得驚人。可是這個孩子卻安安靜靜地睡在那兒,不哭不鬧,偶爾哭幾聲也是聲音細小,睡著的時候呼吸聲細不可聞,常常讓芸娘生出他要就此睡過去的恐懼。
芸娘看著孩子便忍不住的落淚,生恨自己太任性,沒有好好孕育這個孩子,對不住他。
她一落淚李氏、王姨娘他們便如臨大敵,不住的嘮叨,“使不得,使不得,坐月子流淚將來容易見風流淚的。你現在喂著奶,千萬別胡思亂想的亂傷心,不然奶水不好,對盼哥兒也不好。”
宋芸娘執意要等著蕭靖北迴來了再給這個孩子起大名,所以現在僅起了個小名叫盼哥兒。
這幾日,炕旁邊總是圍滿了來看她的人,許安慧、田氏、張氏他們看到瘦小的盼哥兒後,回去就燉了雞湯、肉湯、魚湯等滋補品送過來,連聲勸導宋芸娘,“喝不下也要堅持喝,你吃了就等於是孩子吃了。盼哥兒畢竟是個男孩子,養的弱了可不行。”
荀哥兒特意請假帶著鈺哥兒回來了一趟,甥舅兩人頭並著頭坐在軟蹋上,抱著盼哥兒逗了半天,可惜盼哥兒太小,無法與他們互動,只能時不時咿呀幾句,也惹得鈺哥兒興奮不已。
鈺哥兒跟著荀哥兒耳濡目染了這些時日,小小年紀的他已經有了讀書人的儒雅氣質和淡定從容的風度。荀哥兒更是兼具成人的穩重和少年人的純淨,他低首寵溺地看著懷裡的盼哥兒,輕聲與他說笑,眉眼間是溫和的笑意。暖陽透過軒窗照射到這兩個玉一般的少年身上,襯得整個屋子都有了光亮和生機。
宋芸娘看著已長成了清俊少年的鈺哥兒,突然想到五年前的那一幕,當年尚是孩童的他隨著祖母父親一起從遙遠的京城一路充軍到了這裡,在晚霞漫天的傍晚走入了張家堡,他趴在蕭靖北的肩頭瞪著烏溜溜的圓眼睛看著自己的情景幾乎就在眼前,而轉眼間他已經長成了一個知書達理、懂事貼心的少年。
宋芸娘看著他越來越像蕭靖北的眉眼,心中突然湧出一陣刺痛,暗自默唸:“蕭大哥,你快些回來吧,你看看這幾個孩子,你怎麼能捨得不回來……”
荀哥兒和鈺哥兒學業忙,只住了一晚便要回靖邊城。臨走前荀哥兒特意同宋芸娘商量,“姐姐,下個月我便要去宣府城的府學讀書了。我想到時候把鈺哥兒一起帶去,那邊的私塾畢竟比靖邊城裡的要好一些,我也可以繼續教導督促他念書。”
宋芸娘自然很是贊同,只是仍有些擔心,“你自己都是個孩子,怎麼好照顧鈺哥兒?”
鈺哥兒笑了,俊朗的眉眼有了幾分風光霽月的神采,“姐姐,我已經十五歲了,怎麼還說我是孩子。”
宋芸娘愣了愣,也感慨地笑了,她看著眉目清俊、玉樹臨風的荀哥兒,心中是滿滿的驕傲和自豪,“說的是啊,我家荀哥兒已經是個大人了,都可以說媳婦兒了呢!”
荀哥兒嫩白的臉上慢慢飛起了紅霞,半垂著頭,羞赧道:“姐姐——”卻還是那個愛在姐姐面前撒嬌的大男孩。
宋芸娘忍俊不禁地笑了。一直低頭看著盼哥兒的鈺哥兒突然抬起了頭,“娘,荀舅舅,我不想去宣府城。”
“為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