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括高祖的幾個兒子。
在李治敏思苦想要授予他們職權的時候,孫茗倒想起李元嘉的女兒李詞來。之前也有過一面之緣,筵席上對那靈動的少女頗有些好感。
李詞的父親是高祖的兒子李元嘉,母親是房玄齡的女兒,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貴女。她倒想把這丫頭留做自己的弟弟,年紀也相當,奈何身份上,她弟弟還缺了些。
所以眼看孫英的年紀也差不多該成親了,李詞也到了說媒的年紀,她反而越來越急,且又要穩住阿孃不叫說親。
這點小心思,不出兩日就被李治察覺了。
這日政務一完,時日還早,李治特意去萬壽殿轉了一圈。萬壽殿是他為孫茗挑選的宮殿,取祉風水好,面積又大,很少適合他預期修葺的模樣,只是還沒與孫茗細說。
直到拿著勘測圖回了太子府,直接入了沁香明景邁進屋子,見了兩個閨女逗弄了一會兒後,就跪坐在案前,攤開圖紙看了起來。
孫茗也湊近看了看,並不知道他瞧的是給她選的屋子,只當他在為幾位前朝妃嬪的處置而頭疼。
關於這一點,李治確實還沒完全落實好,尤其以韋貴妃、燕德妃這幾個位高權重的太妃們,雖然都已加封,但再叫她們住在太極宮確實並不妥當。
這樣一來,孫茗也替他想了幾個方案來,此時見他似又因此事而煩憂,就問道:“可是為太妃們的安排所慮?”
李治把眼睛從圖紙上挪出來,看向她:“阿吟有什麼想法?”經由孫茗的提醒,他的確想起了還有前朝妃子們的安排問題。
孫茗也在他身邊跪坐下來,一坐下來就渾身犯懶地靠在他身上,拿手指在案几上比劃著,一邊說:“九郎有沒有想過,讓太妃們跟著越王、紀王等人回封地?”
像這種事情都是特例,雖然李治想來想去,讓韋貴妃跟著李慎,燕德妃與李貞,跟隨他們前往封地,聽起來似乎也並無不妥。
但想了想,李治還是搖頭:“越王紀王我目下還要重用,他們暫時還離不得長安。”
孫茗又道:“那就在長安尋幾處宅子,將太妃挪過去,讓越王紀王等人以功論處,再行決定是否同意讓太妃跟隨去往封地。”既為她們的安排而頭疼,又不同意放人,哪裡有這便宜的事情
其實這在漢朝也有先例,但很少有皇帝這樣大度而已。孫茗之所以敢這樣說,不過是太瞭解李治心軟的本性了,尤其對李貞李慎這兩個關係親近的弟弟。
而李治也不過是一時腦子沒有轉過彎來而已,原來還忌憚太妃們背後的勢力,恐放任離開視線,會對李唐江山不利,但仔細想想,既然他敢用李貞和李慎,又如何要這般防備他們呢?
反過來亦是,如果他們居心叵測,自有小算盤,又怎麼會全心全意地輔佐他呢?
想明白後,李治將人一摟,看著燭光下嬌色杏面,滿眼生春地含笑看著他,一低頭就在她眉眼初落下一吻,輕嘆道:“還是阿吟知我心,就這麼辦。”
孫茗也不過是根據想法說出來而已,她自己同時也希望,這種先例一直開展下去,等日後,不論是李治的哪一個兒子登基,她都能安安穩穩地守著自己的子女,哪怕去的是遙遠又貧瘠的封地……
這樣一想,就忍不住抓著他手臂,皺著眉頭小聲勸導:“不如立個旨意下來?如此也算好事,太妃們年事漸高,好教他們想想清福。”
李治一下就看出她是為日後的自己打算,一時間倒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將人摟得更緊了:“你說得都對。”
如今他們倆還這樣年輕,日後有個什麼的確說不好,他如今忽然覺得,是否該給她們母女安排些什麼,以求妥當?
把懷中的人放下,李治指著圖紙與她道:“這是我為你選的宮殿,你瞧瞧,可有什麼需要改動的?”
眼睛掃過圖紙,一看即知宮殿是李治特意挑選的,格局方正,圖紙上面清晰地註明了水池的方位、梅花林桃花小道,在宮殿一處還指了片空地種葡萄。
孫茗自己要求反而不高,如今住的這樣就已經很好了,反正按李治的要求來,已經沒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動,她也想不出還有哪裡可以改進的地方。何況,李治心細到一草一木,和屋子裡的擺件都要遵循他的要求來擺,一年四季的擺件還都時時更換。
手指從圖紙間滑過,見李治一臉求表揚的神情,就舉了寬袖遮著唇笑道:“九郎已經規劃得很好了,我是再尋不出其他的。不過,屋子前的廊橋仍然與這裡一樣可好?我喜歡膳食過後,和九郎一起與尋常時候那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