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在家做得好大事(第2/3 頁)
,很敞亮地就朝副駕駛位使了個眼『色』:“上車吧,騎車多累,你給我指路。”
他也不會矯情問對方是否有空、是否要勞務費——剛才這人都說肯騎車去幫他找了,那肯定不會拒絕坐車。
如今有的是人肯為了坐一次小轎車,而白白幫人跑腿打雜一整天。甚至回去後還能作為吹噓的談資,說上幾個月。
果然,那男生一臉的慶幸與振奮,麻溜上了副駕駛位,不過他不會開門,還是顧驁耐心教他如何掰門把手,弄得對方一臉的抱歉。
而其他男生無不懊悔剛才怎麼沒早點兒上去給顧驁熱心指路,不然現在就是輪到自己當馬仔了。
……
西子湖畔的一間茶室裡,馬風正意氣風發地帶著四五個社員,搞著他們自己的私活兒。
這個活兒,他已經弄了個把月,準備明年大三進入實習期後,就花更多精力在這上面,把這份事業做大。
茶室的使用權,是他問一個女社員、同時也是他的準女友忽悠來的。
一個17歲的年輕漂亮女生,名叫聞鶯。雖然比馬風還大了一歲,但反而是78級的學妹,也是系裡最漂亮的。
誰讓馬風跟著顧驁一起開了掛呢,讀到大二都才16歲的男生,在學校裡找不到比自己年輕的妹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聞鶯的母親姓何,就是這間茶室的經營者。(是商業口的國營工作人員,不是個體戶茶室)
既然知道女兒在跟那個雖然長相樸素、但人挺踏實能說會道的小子處物件,她也就不會問對方談佔用房子的費用。
何況馬風還很上道,不影響茶室的正常經營,對女方長輩嘴又甜,很能討好未來丈母孃。
這是一間湖畔公園裡的廊亭式仿古建築,半邊是伸往湖裡的畫舫狀結構,半邊在岸上。還用鏈子圍了一片大約能擺二十張桌面積的公園空地,馬路對面就是少年宮。
即使是在剛剛開放的79年,這裡的外國遊人依然如織。
馬風在茶室的招牌上,又貼了中英文雙語的“英語角/english-corner”。自然會有偶爾路過的外國客人,在這裡駐足停留,喝點茶,買點藕粉點心,茶室的生意自然比原先還好上不少。
儘管大多數外國客人都是有外事部門專門派的翻譯跟著的,一般不讓人民圍觀,也絕對不會允許對外賓進行服務『性』收費。(當時賣東西給外國人是可以的,但是為他們提供服務的收費,必須是國營的,特許經營)
但馬風等人有師專的招牌,他又能來事兒,跟旅遊部門關係打點得不錯,許多時候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他們偶爾可以用“練口語”的名義,私下裡偷偷收兩三美元的外國人小費,做個事實上的野導遊。
學校裡一些與馬風關係鐵的同學,知道馬風這裡有好處,也就隱隱然尊馬風為77級英語系的扛把子,唯他馬首是瞻,經常來這裡練口語,順帶接私活,漸漸聚攏起十幾號人馬。
有了穩定的可用人力資源後,馬風憑藉著他自己敏銳的經商頭腦,以及此前跟著顧哥亦步亦趨學來的眼光,準備幹一些更大的事兒。
比如最近他就透過他爸的渠道,攬了兩個文宣部門的活兒——馬爸爸在省文聯工作,只不過不是作協或者影視口那些實權人物,而是冷灶一些的戲劇曲藝類的文聯幹部。
但不管怎麼說,那也是文聯幹部了。認識的人面、關係擺在那裡,只要想經營,門路總比普通人多。
省文聯作協、影視口的同志,今年來隨著政策的開放,嘗試引進一些外國可以過審的小說、電影,想翻譯成漢語,但缺乏翻譯人才。馬風從他爸那兒知道了這個商機後,就利用手頭的口語社,做起了二道販子。
顧哥在《人人日報》上的金玉良言,馬風當然是全文拜讀,並且供在那兒當金科玉律學習的。
所以馬風知道,僱傭七個以上工人幹活,給他們開工資,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所以他只買賣,不僱傭——在練習口語的過程中,偶爾說到“最近有某一本英文小說,省文聯找上面審過之後認為可以引進,但是缺人翻譯”,然後自然會有小弟“自發”去幹這個事情。
這可不是僱傭,而是當事人出於提升個人英語學習的興趣,先“自發”地完成了義務勞動。
然後馬風“不經意間”發現這個本來無商業目的的學習成果可以利用,就給點成本補償,拿去完成文聯的發包工作。
這絕對不違反紀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