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視窗期(第3/3 頁)
瞭解美國的出版業現狀,另一方面也是在熟悉的氛圍下更容易演得得體。
“可以。”圖拉津斯基的女秘書一邊暗中記錄,一邊讓司機開車,帶蕭穗去了一家很有乾貨的出版社。
“這裡你基本上可以看到全美最勁爆的送審稿,那些尺度太大,寫得不夠剋制,要被行業協會打回去修改重寫的內容,在這裡你都可以看到。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可以最終進入民眾視野的。”
嗯哼,這是一個類似於“鑑-黃-師”的部門,別以為美國的出版業就沒這方面的審查了。
蕭穗本來只是隨便來玩玩,沒想到對方誤會了她“沒什麼好看的”這句吐槽的意思,還以為她想看點勁爆的東西呢。
“不過,確實很好奇呢……資本注意世界都覺得太腐華墮落、不適合出版的東西,會是什麼樣的呢?”
出於一個作家的本能,蕭穗忍不住就去拿那些稿子。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本署名“蓋伊.特里斯”、書名《鄰人之妻》的列印稿,扉頁上被打折“駁回大修”的鮮紅印戳,以及紅筆批註的“作為紀實文學,細節描寫應當更加剋制”評語。
蕭穗頓時就臉紅了。
“該死!什麼鬼東西!明明是『色』輕小說啊,居然說是紀實文學……不過這個記者倒是在序言裡直言不諱他親自去大寶劍採訪臥底、還親自開保健公司、還參加換偶俱樂部臥底……”
“怎麼了?miss-xiao,你不像是看到這種東西就會臉紅的人吧?你不是顧先生的,那個麼。”女秘書鬼魅一樣出現在她身後。
蕭穗嚇了一跳,但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啊,當然不是。但是我們中國人的表達還是比較含蓄的。”
女秘書繼續例行公事地試探:
“那你更應該瞭解一下美國文化了。這本書雖然被打回去修改,但華納兄弟已經提前掏了250萬美元買斷了影視改編權,哪怕它還沒過審。
如果特里斯先生肯按照澀清文學投稿,其實早就過了,沒那麼多事兒。可他偏偏說自己是‘新新聞主義’,說這是紀實文學,尺度自然要更加剋制一些。
你能在出版社看到還未打上聖光的原始版本,應該慶幸。不過,只要跟我們這樣的公司合作,以後欣賞待鑑定作品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事實上,女秘書的介紹並沒有誇張。
歷史上,蓋伊.特里斯這個前《紐約時報》撲街記者,在叛出新聞體制後,寫出的這本將會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作品,還真創下了美國曆史上的同類作品改編權成交價記錄。在那個時代,肯花200多萬美元買一部文學作品改編權,絕對是沒有先例的。(漫畫是有的)
蓋伊.特里斯本人,最後也是靠著這本書獲得了“新新聞注意之父”的江湖名聲。(其實就是一本正經地說葷段子)
“那還真是榮幸了。”蕭穗唯有尬笑,不過內心也升起了一股美女作家的好勝天『性』。
她從來不希望做陪襯男人的花瓶,而要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成功和價值。
結果帶著這樣正義的念頭,往下一看,就再也拔不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