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分享狂魔(第1/3 頁)
“早就弄到了,甚至都沒多花錢,只弄了一臺回來研究。”韓婷很麻利地解釋,“太東也知道他們是山寨我們的,所以沒什麼保密意識。我直接找高沙君,設計斡旋、『逼』著他給我弄一臺,他就給我供貨了。”
也不知道韓婷用了什麼談判手腕,不過顧驁也沒空關心。
“好,一起研究一下吧。”顧驁說著,就去了裝配車間,在韓婷的指引下,看到了一臺被工人拆開的太東電器街機樣機。
顧驁也不管別的部分,只是拿起電路板仔仔細細看了幾分鐘,然後鬆了口氣。
“吾計成矣。”他忍不住獰笑,
“立刻組織工人,給我們已經賣出去的客戶機型,進行一次技術維護,要求市面上的600臺機器一個月內維護完——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按照目前的最新版,在原先電路板上空下來的那個元器件『插』槽位、焊上記錄電池。另外,按圖紙加兩根線,電路板上沒做印刷線的,就直接焊電線!”
顧驁的前幾批貨,在主機板留了一些無意義的空白元器件『插』槽,以及幾根沒頭沒腦的印刷銅線。而太東電器果然“最佳化”了設計,“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此沒有把顧驁這個“無意義設計”抄到他們自己的電路板上。
顧驁就是要等對方出貨了、主機板開模定版都做完了,再讓對方知道這個多餘設計是幹什麼的。
而曰本人果然中計了。
80後玩家們,但凡小時候玩過fc紅白機,以及後來的16位md遊戲機的,多半都不難記起:
90年代那些遊戲機,紅白機上的黃『色』卡帶,多半隻能玩沒有存檔功能的動作遊戲,每次關機後重啟,又要從頭開始玩。
而md的黑卡,就開始出現很多帶存檔功能的日式rpg遊戲,乃至戰略遊戲,比如大航海時代啦、大戰略、塞爾達傳說、聖劍傳說、超級機器人大戰……
拆開這兩類遊戲卡,就能看出裡面的電路板設計是截然不同的。帶記錄功能的卡帶,都有一塊記錄電池,確保遊戲機關閉時卡帶上還有供電,並且有一塊特定的ram儲存器,專門供玩家寫入資料。
而不帶記錄功能的卡帶,就只是徹底的“只讀”了。
顧驁賣到市面上的第一批“雷電戰機”街機,主機板就是“只讀”的。
儘管他在主機板上,還預留了兩個『插』記錄電池和其他可寫入式斷電儲存器的空位,並保留了幾根必要的印刷銅線。
但很可惜,太東電器的西角友宏,乃至其他山寨技術人員,沒看出這一步的深意。
他們覺得這是一個無效設計,也有可能是顧驁手下的設計師,在搞了一半後在哪兒反悔了、又為了趕專案進度和出貨週期,便把這些不怎麼增加成本的冗餘容忍了下來。
所以他們沒徹底照抄,而是按自己的思考,有選擇的抄。
如今,這個他們沒看懂的“冗餘廢話”,就到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第二天凌晨,天還沒亮,顧驁就親自帶著公司裡的三名電子技工,殺向秋葉原。
韓婷也半夜起床、親自開車接送。
趁著秋葉原那家白井美琴開的旗艦體驗店還沒開門,他們要搶在營業前把機器都改好。
工人的帆布工具包裡,塞了一大包記錄電池和儲存器。
一到地方,他們就按照電路圖開始施工,把元器件『插』進主機板上預留的空位,然後拿電烙鐵沾焊錫現場焊上,再拉兩根不太規範的引線。最後上電試機。
或許有人會好奇:雷電戰機只是一款『射』擊遊戲,有什麼好“存檔/記錄”的呢?難不成還跟後世電腦上的街機模擬器一樣,給人即時存檔點、死了好讀檔重來?
這明顯是與街機一個幣死了就接幣的設計理念相悖的嘛!
但隨著改造的完成,一切謎底都揭開了。
20臺機器堪堪改完,三個電工在韓婷的帶領下,去了隔壁街的高沙老闆的電器行。
今明兩天,顧驁的人準備把秋葉原這一代都改完。而後續的也要在一週內完成。
讓工人師傅拿夜間的雙倍加班費好了。
旗艦店這邊,顧驁和韓婷坐在店裡一邊喝咖啡聊天,不知不覺就到了開業時間。
白井美琴店長趕到店裡時,看到韓婷微微有些驚訝,不過還是禮貌地問好。
隨後才注意到了從沒見過的顧驁。
而韓婷則向她介紹,說這位顧先生才是真正的幕後大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