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從評論到露臉(第2/3 頁)
“不就是拍照嗎?”前世不帥的顧驁,對拍照沒什麼好感。他更喜歡用文字凸顯自己的光輝形象。
“你這叫什麼態度!”秦輝有些恨鐵不成鋼,“你是在《人人日報》上發過掛名的整版文章,但那是社論,說到底取的是你的觀點,不是你這個人!有了『露』臉的新聞報道,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你現在出去公幹,不報名字之前,有人認得你麼?”
做到讓別人熟悉你的名字,和同時熟悉這張臉,檔次是不一樣的。多少高官官員,名字或許知道,臉放到電視上不一定有人認得出來,還得靠桌子上放的名牌。
顧驁:“可十六分之一版的照片有多大?別人會記得咱的臉麼?”
秦輝氣極反笑:“你小子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這可是最高報紙,十六分之一版給咱一起『露』臉就不錯了。你當你加加林啊,想上整版的大頭照!”
加加林顧驁當然知道,那是全人類第一個上太空並活著回來的宇航員,當時是“證明社會注意制度相對於資本注意制度優越『性』”的典型,蘇聯人幾乎動用了全部的宣傳機器。因此他有資格在《真理-報》頭版上花一整版放掛滿勳章的半身像。
此後20年,東方國家的“典型”們,談到自己的典型程度、夠資格配多大的照片時,都喜歡拿加加林作為參照物。
顧驁等人現在當然是連十六分之一個加加林都算不上——他們不但照片尺寸小,還不是頭版,還要那麼多人分享。
還要繼續努力啊。
隨著一行人逛到會場門口,新華社的徐師傅教導了一番站位角度、光線之類的細節,隨著咔擦咔擦幾聲,終於完事兒。
照片上一共有5個人『露』臉了,除了局長和包處長之外,就是陳思聰、秦輝和顧驁。對於那些官員來說,是不缺這個機會的,但對三名企業人員,這都算是福緣際遇了,隨時有可能對他們的後續發展起到正面作用。
……
不管直接回京城還是去錢塘,至少從粵州出發後到武昌的那一段,大家都是同路的。
下午的火車上,包處長趁著跟顧驁同路,就開始教導他一些後續的準備工作。
“小顧,這次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不過也耽誤了些時間,去伊拉克的任務肯定是板上釘釘了,就是可能稍微延後幾天,你要準備得更充分一些。”
兩人都是坐的軟臥,同一個包廂裡對面的兩個下鋪。包處長就這樣一邊磕著瓜子,一邊跟顧驁交代。
“技術術語的阿拉伯語翻譯問題,我回去就跟伊絲米娜雅對接;涉外禮儀和注意事項,我也會給她惡補的,保證調教好。”顧驁丟了兩顆花生到嘴裡,拍胸脯保證。
包處長點點頭,在鐵桌板上磕開了一瓶啤酒,灌了幾口:“翻譯和禮儀是一方面,安全也要準備。這事兒不用你『操』心,我就是跟你透個底——
伊拉克這種國家,誰都沒去過,聽說那邊都是軍人搞事上去的,可能『亂』得很。外事部門本來沒有跟這些混『亂』國家打交道的經歷,也不可能專門找給各大使館儲備的安保人員。
所以我這兒會臨時僱幾個人,局裡出點錢,但是沒編制,臨時頂一陣。到時候你也要習慣在安全方面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
顧驁確認道:“你是說需要類似於外國的保安公司的人?那準備怎麼個請法呢?”
“一個月發個百把塊錢吧,再包吃包住,沒編制。回來就遣散。”包處長說的是很多臨時外事活動的慣例。
“一個月一百多塊?那很多人會搶著去吧?”顧驁對這個價錢表示懷疑。
如今剛服役當兵的,一個月才20塊錢而已。兩年徵兵服役期滿後轉志願兵,28到32塊。所以包處長提的價格,是志願兵工資的四倍了。
但包處長解釋道:“這是應該的——國家徵兵的時候,那就是訓練、巡邏,並不一定打仗的。只是訓練吃糧,你拿30塊錢當然請得到人了,而且未來還有編制、前途。
我們這個是完全沒編制的臨時工,只是出危險任務的時候短期用用,一百多塊一個月都沒的話,誰肯幹。”
顧驁一想也對,當兵吃糧,那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如果把養兵的階段去掉,直接拿了錢就要用,就要上危險場合,價錢確實會猛漲。
他便順著話題往下問:“處長,這事兒是您直接管麼?”
包處長有一說一:“嗯,反正是沒編制的臨時工,局裡給了預算,我拍板就是了,最多人事處的人在審下政治可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