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再次睜開眼時,他已經身處香港,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在“陳永仁”的一段記憶裡,這是“他”的家,他自然熟悉;陌生,陳永仁清楚的知道--此陳永仁非彼陳永仁。這是兩段人生,兩個陳永仁都死過了,都是發生意外被電死的,自己不過是幸運的重生了。遺憾的是自己還未看到林嶺東的復出之作《謎城》,還有未來確認上映的許多自己無限期待的電影!內心裡,他更希冀自己不是重生,而是靈魂的穿越,因為如果這樣,另一個時空的自己或許也“重生”了,換成另一個陳永仁;那樣,親朋也不會傷心難過,家人也有得照顧,記憶中,那個陳永仁為人不錯,而且勤奮好學,這樣的陳永仁總比自己這個不務正業的陳永仁更有前途,也更能讓家人欣慰。
當然……自己有正業,就是電影;念及此處,他精神一振,看了眼掛曆——1983年10月20日;《垂簾聽政》剛剛接檔《火燒圓明園》,梁家輝將憑此片成為香港金像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也因此陷入一段人生低谷,被臺灣封殺,淪為街邊小販;年末,成龍的《a計劃》將奪得年度華語電影票房冠軍;在日本成為華語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少林寺》;這是成龍成為國際巨星的奠基之作;這一年;“十年必有一星隕”預言再現--傅聲車禍身死(1973年是李小龍,1993年是黃家駒,2003年是張國榮,2013年是劉家良以及造就後來票房奇蹟的保羅·沃克);徐克的《新蜀山劍俠》引進好萊塢特技,奠定了香港動作特效電影的基礎;林嶺東的電影導演處女作《陰陽錯》上映;香港電影票房前十全部都是千萬票房級別,香港電影正式步入“黃金時代”……
毫無疑問,陳永仁決定了自己新人生的新方向——步入影壇。前世,因為現實的種種因素,自己只能成為圈外看客,如今,自己正身處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上天給予如此機遇,若不把握,自己將抱憾兩世,實在天理難容!
他整理思緒,或許因為穿越的原因,靈體相異,前世的記憶宛若一個電腦資料庫,今世的自己可以隨意翻閱與查詢前世的記憶;許多隱藏遺忘的記憶都重現眼前,哪怕很瑣碎的事情,甚至於某天街上一個路人的無心之言,這是一個寶藏。自己要最大程度發揮它的價值。利用這個寶藏,改變華語電影的歷史與香港電影的命運;讓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一直延續下去,持續輝煌,而不是十年終結,曇花一現。
首先,他要重新認清現實——這是八十年代的香港,自己還是“陳永仁”。其次,他需要入行學習;記憶中的許多電影資料浩瀚如海,但陳永仁對如何影視製作的專業認識卻是一竅不通。導演、攝影、編劇、剪輯等等,都是必須瞭解與學習的。
如今的陳永仁是地道的香港人,1965年生;家境一般;父母均在一家制衣工廠上班;不過已頻臨失業;80年代後;香港產業升級;隨著內地改革開放;原有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向珠江三角洲等地大規模轉移;香港製造業地位不斷下降;而房地產、資訊、金融、旅遊等行業進一步加強,目前主要工業部門有鐘錶、電子、儀器儀表等;父母二人正打算開一間成衣鋪,餬口養家。而陳永仁去年中五畢業後就進入社會;跟著一位師傅學電路維修;沒想到一星期前在一棟大樓工作時出現意外;之後;就成了如今的狀況。
陳永仁走出臥室;客廳裡;父親陳啟泰與母親石秀珠正在看電視;是tvb的熱播劇集《鬼迫人》,兩人聽到門響,轉過頭後看見兒子,石秀珠疾步上前,又是關切,又是抱怨:“兒子,怎麼起床了?你身子骨還虛,醫生不是要你多休息兩天麼!”陳永仁身體確實虛弱,不過他已接受了如今的身份,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他神色輕鬆笑道:“媽,我有事同你和爸商量。”石秀珠聞言一怔,看向陳啟泰,陳啟泰看了看兒子認真的眼神,點點頭:“過來坐下說。”陳永仁同其母坐下,陳啟泰道:“說吧。。。”。
見二老看向自己,神情關切,陳永仁認真道:“我想在身體康健後換個工作”。陳母以為兒子因為事故有了心理陰影,正欲關切,陳永仁感覺其意,面對其母搖頭:“媽,您二位放心,我沒事!只是突然對某些東西有了興趣,想要去追求”。
二人神色驚異,陳父奇道:“你對什麼感興趣?”
“電影。。。”陳永仁興奮不已;陳母奇道:“兒子你想做明星?”陳父亦望過來。
“不是。。。”陳永仁搖頭“我想學拍電影,做導演,開影視公司。”頓了下又接道:“我是認真的。”石秀珠正待說些什麼,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