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
這個爹爹太靠不住了!
胡嬌如今在後院裡閒極無聊,加之方師傅提起在府裡學騎馬跑不開,便動了買個莊子的念頭。派了永壽四處去看看,最好在城郊買個大點的莊子,方便孩子們跑馬。
永壽如今在州府也算得許府的大管事了,但凡外面需要管事出頭的事情差不多都交了給他去辦。他接了這差使就四下開始看了,有時候跟著許清嘉去州府衙門,有那官吏身邊的長隨小廝等問起來,他便開口探問州府城郊的莊子,又尋了專事房屋田地的牙人來問,漸漸有不少人都知道了同知大人家想要買個莊子。
有那心眼靈活的,直接送了莊子的地契給許清嘉,卻被許清嘉退了回去。尉遲修冷眼瞧著,心道看你能裝到幾時?這世上就沒有不貪不賄的官員。一年的冰敬炭敬也沒見許府少收,但到了莊子上就推了,不過是瞧著他在衙署,做做樣子罷了。
其實許清嘉也很為難。
身在官場,真要清廉的什麼都不收,與下面的屬官們不能同氣連枝,那這官他也趁早別做了。水至清則無魚,他收冰敬炭敬,只不過是為了讓下面的官員安心,想一想,大約與他那位舅兄收嫂子送出來的通房丫頭一般,自己未必覺得缺這一項,但是不收了恐怕沒人會安心,索性收了皆大歡喜。
胡嬌第一次接到下面官員送上來的孝敬,以及州府縉紳送來的禮物,嚇了老大一跳。她自己對當朝整治貪…腐的力度如何並不知道,但也不願意自己家丈夫因為受收賄賂而被獄卒請去監獄喝茶體驗生活,而她也沒覺得因為貪…腐而給丈夫往獄中送鹹菜窩頭是什麼光榮的事情,等許清嘉回來立刻上報。
後來,許清嘉告訴她將這些禮物收起來便好,她還小心翼翼問:“不會被尉遲通判給捅到上面去吧?”
同知大人苦笑:“整個官場都這樣,尉遲大人也收,他又怎麼會傻到往上捅呢?”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就是最正常的官場現象,就算他不太認同也不能太過特立獨行,那樣沒準還沒爬上去便因為不合群而被人踩了下來,到時候誰知道會有什麼結果呢。
自從進入官場,一步步走到今天,許清嘉就已經有了變化,他自己也在調整心態適應這種變化,然後在力所能力的範圍之內,造福百姓。
只是這莊子他就不能收了。
那些人見許大人這裡送不出去,遂改了主意,走胡嬌的路子。於是三天之內,胡嬌收到了五家送來的莊子地契。
其中有樓家的,有段家的,還有劉家的……另外兩家好像是本地縉紳家裡的,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得來的訊息。
胡嬌給嚇了一跳,還不知道自己買個莊子,對於旁人來說,竟然是個巴結的好時機。樓段劉家的莊子,她讓臘月親自去退了回去。臘月穩重,又會說話,退回去之後據說樓家夫人只是客氣的笑了笑,段夫人似乎覺得夫人有點看不起她,不過是送個莊子過來,卻不肯收。劉夫人……那一位說話比較委婉會拐彎,臘月捎回來的話,胡嬌琢磨了好幾遍,每琢磨一遍就能開發出一種意思來,到了最後她都按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至於潛臺詞:我啥也不知道!
就當她裝傻,聽不懂劉夫人的言外之意好了。
這一位她並不太喜歡。
至於本地縉紳家裡的,直接按原路退回去就好,無功不受祿,她還是覺得收下這東西心裡不踏實。
直等半個月之後,永壽還真就在城東七八里外尋到了個很闊大的莊子,主人家住的屋舍院落也有,外面還有個跑馬場,很是寬敞。聽說這家是雲南郡人,男主人如今做著京官,妻小都搬到了京裡去住,家裡在州府還有祖宅,由家中二爺打理,這莊子就想賣出去,沒找到合適的買家,在手上留了很久了。
胡嬌特意跟著永壽去瞧了一回,見這莊子果真闊大,周圍除了跑馬場還有田地莊稼,主人家的屋舍都很齊備,就連裡面的傢俱都有個八成新。聽守著這莊子的僕人說,這莊子原是他家大爺置辦的,當年常在這莊裡跑馬。只不過大爺如今在京裡做著官,又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等到回來也不知道在幾十年以後,而他家二爺不喜跑馬,平日只喜詩酒會友,這莊子一年出產不多,時間久了還要花銀子維護,這才想著賣掉。
她見那僕人說的頭頭是道,還特意多嘴問了句:“你家老爺在京裡做什麼官?”
那管家倒也不懼怕提起他家老爺的官職:“我家老爺在御史臺。”
原來還是位言官。
她也沒多想,只想著這次買莊子跳出來這麼多巴結的人,當真不習慣。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