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4 頁)
沒在信裡憐憫他,覺得他孤單一個人,又肯寫了雲南郡的趣事給他聽,足慰他寂寞的生活。
他讀完了信,托腮想了一會兒,想象不出胡嬌這次是要添個弟弟還是妹妹,不過想到許珠兒一個哭包已經夠讓人招架不住的了,若是再添一個,一起哭起來不是要人命嗎?想了想,慎重落筆:……孃親這次定然要添個弟弟。我覺得……還是弟弟好!
弟弟好在哪,卻不好寫出來,只能小寶自己領會了。萬一被許珠兒瞧見,小丫頭還不得大哭一場?
聽說她如今也在讀書練字,看到這封信的機率極大。
將寫好的信小心晾乾,封在信封裡,又粘好了,他正欲打發永喜送出去,卻見門口探進來個小腦袋,大大的眼睛裡閃著好奇的光芒,見他瞧過來,立刻奶聲奶氣的向他打招呼:“大哥——”武小貝頭疼的看著來人。
這小蘿蔔頭不是別人,正是寧王的二子。正是他同父不同母的弟弟,小名宏哥兒的。
小傢伙今年五歲,他剛來的時候也許是寧王妃的緊張情緒影響了他的親孃周側妃,便也將他拘在院子裡不讓出來。不過武小貝都回來大半年了,眼瞧著府裡沒什麼事兒,他平日輕易不去後院,只過節時候去王妃正院請安,說不了三句話便告辭出來,只在前院讀書練武,沒事就往府外跑,極為安生。
周側妃也漸漸放下了心思。
她自己算不得得寵,只是寧王從邊疆回來之後數月,因著她生了一子,便也為她請封了側妃之位,實則一個月裡能見著寧王兩面就算不錯了。
不過這個府裡的女人也漸漸發現,寧王並非是喜歡沉緬後院溫柔鄉的男子,他整日在外,大部分時候都被聖上留在宮裡伴駕,小部分時候在前院書房忙公事,還要接待前來拜訪的官員。就算抽出空來,也更喜歡帶著武小貝去郊外跑馬,而不是跑到後院與婦人們談情說愛。
原本寧王回京就有些事出突然,又得聖上這般看重,京裡朝廷內外不知道傳了多少流言蜚語,都傳聖上不喜太子,欲立寧王為儲君。或者也有道太子身體不好,不堪國事勞累,而聖上年事已高,又不放心將這副沉重的擔子交給太子,這才召了寧王回來。
總之,外面什麼的都有。
更有一些官員前來寧王府探路,寧王也是來者不拒,通通開門迎客。
如今的寧王府早不復從前清冷,倒有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
某天武小貝在請安回來的路上遇到了自家二弟,當時他正趴在假山上玩,躲開了身邊的丫環奶孃,武小貝只覺得他小孩子家家一個人爬那麼高危險,便爬上去將他給拎了下來,候著他身邊的丫環奶孃尋了來,將人交到她們手上,又叮囑了幾句,以後要小心看著二弟,別讓他自己爬那麼高雲雲。
奶孃丫環回去之後便將此事告之了周側妃,從那以後,周側妃便不再將他拘在後院,隨便放開他去前院找武小貝玩了。
周側妃還跟自己身邊的婆子私下慨嘆:“王妃也是小心太過了。大郎才幾歲?不過是個小孩子罷了。身邊又沒個親孃替他謀劃,只有王爺得閒帶著他出去跑馬,難道王爺還會教自己的長子害自己的嫡子不成?”有些事情,同樣身在後院的女人們反倒瞧的比寧王清楚多了。
她這是想明白了,又冷眼瞧著武小貝似乎品行不錯,才有此一嘆。
婆子抬眼一笑:“我的主子,你當誰都像你這麼膽大的,放開了二郎去跟大郎玩?嫡子可金貴著呢,將來是要繼承這府裡的,一點差錯出不得。”
雖然同樣是寧王的兒子,但身份不同,就連周側妃也不得不承認這婆子說的對。
她如今去正院請安,都不敢多跟三郎說話,生怕寧王妃懷疑她居心叵測。更何況二郎宏哥兒當初還養在寧王妃身邊一陣子的,只不過後來寧王妃自己生了兒子,就將宏哥兒給送回來了。
寧王妃卻不知,她懷孕之後,周側妃倒是喜的半夜跪在佛像前磕了好幾個頭,就盼著她生個兒子,好將自己的孩子還回來。
不是誰都貪圖那個嫡子之位的,她只盼著自己能夠親手撫育兒子。
宏哥兒來了之後,武小貝就不得空了。
這小子好奇心強,又還沒開蒙,提起毛筆來就敢亂畫,不但弄的紙上鬼畫符一般,而且還沾的自己臉上身上都是墨,每次等他玩完了送走之後,武小貝這裡就狼藉一片。最後他實在受不了了,直接將這小子拎進了書房,讓先生給這小子開蒙。
周側妃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喜笑顏開:“這猴兒這下有人管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