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部分(第3/4 頁)
就不想進入京師周邊,他的目標很可能瞄著咱們!”
周遇吉臉黑得跟碳似的,默然半晌,對孫應元說道:“軍令不可違,咱們也只能出兵。只是,出邊牆二十里,也叫出兵。聽聞張鳳儀率領武衛軍團正前往烏蘭察布,不如等武衛軍團抵達烏蘭察布後,咱們再大踏步向北。”
孫應元苦著臉,搖頭道:“韃子攜帶重炮無數,再加上兵力眾多,想破薊遼邊牆,並不難。咱們不出擊,薊遼邊牆十有**守不住,到時候,刀筆吏可不會攬下胡亂指揮的責任,唯一的可能就是我們倆個被拉出來當替罪羊!”
周遇吉心裡就如憋著一團火一般,難受得直喘粗氣,最終,他一掌拍在了案臺上,大吼道:“憋屈,太他孃的憋屈了……”
正在這時,監軍陳奎忽然求見。
陳奎進來後,沒有絲毫的廢話,直接說道:“禁衛軍團若奉命出擊,除了白白將整個軍團置於險境外,於整個戰局並無幫助。當前,兵要出邊牆,但不可離宣府過遠。”
陳奎這麼說,孫應元和周遇吉以為他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心裡不無所感,一時竟囁囁嚅嚅說不出話來。
良久,孫應元問道:“若韃子真突破了薊遼防線,必然生靈塗炭,京師也將處於險境之中,我等該如何行事?”
陳奎答道:“江陵侯不是派雄威、虎嘯兩軍團北上麼?有了這兩個軍團,韃子應該不敢肆意妄為。”
孫應元和周遇吉暗自鬆了口氣,目光中皆露出決絕之色。
陳奎察言觀色,知道兩人在想什麼。他不由得暗自嘆了口氣,心道:戰場之兩虎將,忠心耿耿,只可惜政治敏感性也太差了!江陵侯都已經派了兩個軍團北上,以後大明還輪得到朝廷做主?朝廷即便想殺你們,也得問問江陵侯同不同意!
三人計議已定,開始籌備出兵事宜。
且說林純鴻、周望及田楚雲見禁衛軍團磨磨蹭蹭,沒有一絲奉命出擊的意思,三人放下心來。
此後十數日內,田楚信率領雄威軍團另外兩軍抵達天津,林純義率領虎嘯軍團陸陸續續抵達天津,荊州軍兵威大振。
聰明人當然知道,這次,荊州軍來了,就不會再走了!
崇禎十四年臘月二十,楊一仁上奏朱由檢,言道,韃子雖然來勢洶湧,但京師周邊精銳兵力也不少,單單薊遼、禁衛、雄威、虎嘯四精銳軍團,兵力就超過八萬。只可惜,兵力雖多,卻令出多門,無法協同一致。所有這一切,致使韃子肆無忌憚,囂張至極,讓京師一日三驚,不得安寧。
為了統一事權,乾脆在永平成立參軍聯席署,由各軍團統帥及各路總兵組成。統帥及各路總兵議定作戰方案、定獎懲,以此讓各軍協調一致,儘快將韃子驅逐出境。
楊一仁的提議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畢竟,只要不是白痴,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一旦參軍聯席署成立,主導權絕不會在朝廷手中。
周延儒痛斥楊一仁,說朝廷本就有兵部,任何提議成立其他機構的想法都是居心叵測,為野心家張目。
楊一仁則寸步不讓,拿出事實證明,兵部干涉作戰就是自取滅亡。
朝堂上吵得一塌糊塗,林純鴻可沒有耗下去的心思,令田楚雲豎起了破虜行營的大旗。
大旗初一豎起,田楚雲下令商人武裝謹守天津衛城,令虎嘯軍團小心遮護糧道,自己則親率雄威軍團北上,抵達薊州城外十里處。
田楚雲令雄威軍團安營紮寨,以為長久之計。
同時,田楚雲發函給唐通、白廣恩、曹變姣、孫應元,言道,韃子攻勢猛烈,各部均已蒙受巨大損失,而雄威、虎嘯軍團四萬餘將士卻被阻隔在戰場之外,無法殺敵報國。
為了儘快改變這種混亂、被動的局面,業已奉江陵侯之命,組建了破虜行營。破虜行營近期將採取斷然行動,對韃子實施最為猛烈的反擊。
至於如何反擊,諸部如何協同,四日後,將在行營召開會議商討。
章節目錄 第六百九十三章 聞令而動
孫應元、周遇吉接到了田楚雲的信函,這才突然明白:韃子退兵之後,大明朝廷的命令恐怕已經出不了北京城了。
孫應元、周遇吉雖然後知後覺,現在也不得不思考禁衛軍團的將來。
稍微有點能力的武將、或者率兵打過仗的武將,都是清醒的現實派。孫應元、周遇吉當然知道,朝廷絕無與林純鴻對抗的實力。
而且,像孫應元、周遇吉這樣有追求的武將,無時不刻都期望著遇到一名英明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