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部分(第3/4 頁)
?你們兩人勇於探索,本候還是感到欣慰的……”
……
鄭夢帆、賈思宜炒作十一桅帆船,僅僅只是小事中的小事,林純鴻一時興起,勸阻了兩人。林純鴻的主要精力當然放在了印度西海岸。
葡萄牙果阿總督孟德烈、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霍斯特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當姜淑讓派遣使節,在艦隊的護送下送來最後通牒時,壓力達到了頂峰。
霍斯特見林純鴻狂妄自大,將葡萄牙和荷蘭一起列為敵人,馬上由柯欽乘船至果阿,與孟德烈商討共同迎敵之策。
“軍事上對抗,絕無出路。”孟德烈見霍斯特露出共同抵抗的意思,非常堅決地反對道:“僅算西洋艦隊,三層甲板戰艦就有十六艘,其餘二級、三級戰艦不計其數,我們如何對敵?總督閣下別忘了,龍衛軍團、龍虎軍團分駐巴達維亞及金蘭,兵力將近五萬,即便我們能憑藉堅城堡壘抵抗艦隊進攻,一旦林純鴻令兩大軍團登陸,豈不是重演巴達維亞一幕?”
霍斯特不死心,皺眉道:“遠道而來,師老兵疲,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機會?”
孟德烈苦笑道:“總督閣下忘了林純鴻在科倫坡、本地治裡設定了據點?從科倫坡出發,與我們從柯欽、果阿出發有何分別?”
“退一萬步講,林純鴻在印度西海岸進攻失利,惱羞成怒下,派遣艦隊無?隊無限制劫掠,我們在印度和東非的生意還怎麼做?”
霍斯特臉色灰敗,道:“這麼說來,我等根本反抗不得,直接夾著尾巴退到好望角以西,將整個印度洋拱手相讓?”
孟德烈搖頭道:“林純鴻又沒有讓我們退出果阿和柯欽,只是要求我們取消貿易配額和讓華夏幣自由流通而已,情勢還未糟糕到那一步。”
霍斯特情緒激動,幾乎吼道:“總督閣下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一旦取消貿易配額和允許華夏幣自由流通,印度哪裡還有我們的立身之地?”
“就拿貿易配額來說。當年穿過馬六甲海峽至廣州、澳門、日本,貿易幾乎都被荷蘭和葡萄牙控制,這種情況即便在林純鴻建淡馬錫城後,都是如此。總督閣下看看,短短几年功夫,大明籍商人如潮水一般湧入海洋,競爭空前激烈,好好的暴利行業,被大明商人弄成了白菜價。更為可懼的是,大明的造船能力實在太強了,九桅大帆船如同下餃子一般下水,大大降低了海運成本,葡萄牙籍、荷蘭籍商人在南洋哪裡還有立足之地?一夜之間被趕出了南洋!”
“上述事實足以證明,若果阿、柯欽無貿易配額限制,我們會在一夜之間被趕出整個印度洋!”
“這……”
霍斯特說得顯然是事實,讓孟德烈不得不承認。事實上,林純鴻從未限制葡萄牙籍、荷蘭籍商人至南洋貿易,只不過兩國商人數量太少,成本又不如大明商人低廉,理所當然地敗下陣來,只能靠著貿易配額制度在印度苟延殘喘。
霍斯特越說越激動,唾沫幾乎噴到了孟德烈臉上:“讓華夏幣自由流通,用心更為險惡。總督閣下想想,林純鴻用幾張紙,就能換取我們手頭的黃金、白銀,這簡直是掠奪!”
孟德烈遠比霍斯特冷靜,反駁道:“這……有點言過其實吧?我們也可以拿著華夏幣在淡馬錫購買絲綢、瓷器啊?”
霍斯特瞠目結舌。在霍斯特的認知中,林純鴻用一張紙居然能換他們手中的黃金、白銀,這讓他覺得林純鴻佔了天大的便宜。可是,孟德烈說的也是事實,他們拿著這張紙,照樣可以購買貴重物品。從這個角度看,這張紙與黃金、白銀有什麼區別?
不,這張紙與黃金、白銀一定有區別!霍斯特心裡拼命吶喊,可就是說不出所以然。
孟德烈長長地嘆了口氣,道:“總督閣下去年從阿姆斯特丹來到柯欽,也不是不知道,林純鴻與瑞典狼狽為奸,已經在斯德哥爾摩開設錢莊,公開發行華夏幣。如果我估計不差,這次林純鴻派遣的商船隊至斯德哥爾摩,十有**會要求瑞典人用華夏幣購買貨物。如此一來,華夏幣必然滲透至歐羅巴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在印度全力阻止華夏幣流通,還有什麼意義?”
霍斯特不停地咒罵:“豬一般的瑞典人!難道不知道這樣會害死整個歐羅巴?”
孟德烈道:“瑞典人哪會管我們的死活?他們只需要知道,這事對他們有利就是了。要說,林純鴻發行華夏幣,肯定是暴利,暴利來源於面額與本金之間巨大的差距,比如,華夏幣的本金率當在兩成與四成之間,也就是說,林純鴻只需要有一磅黃金,就可以發行三到五磅面額的華夏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