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一行人放慢了腳步,慢慢逶迤前行,看著茫茫的長江和開闊的沙灘,林純鴻忍不住大聲對身邊的張兆說道:“百里洲有五萬畝耕地,只要將這裡都修上江堤,擋住夏天的洪水,估計耕地估計得有十五萬畝。哈哈,這七八萬兩銀子簡直太值了!”
李崇德聽說,默默的算了算,喊道:“要修江堤,至少得百里長,一萬民工至少也要幹兩年,況且只能冬天開工,被水淹著修不了,我天,那需要多少銀子?至少得三十萬兩!”
三十萬兩明顯嚇倒了眾位,都稱這不可能完成。
林純鴻笑道:“三十萬兩就多了十萬畝地,三兩銀子一畝,你們說划算不?”
眾人一聽,果然划算,鄭天成叫道:“我們現在哪裡有三十萬兩銀子?”
“慢慢來,我們會有的。”林純鴻豪情萬丈。
楚文山以前是個泥腿子,精於田畝之事,說道:“這賬不能這麼算,這裡都是沙地,即便不被水淹,也長不出莊稼,非得花好幾年時間改造,才能成為薄田。這個銀子可不能不算。”
眾人一聽,紛紛點頭,不約而同的看著林純鴻,林純鴻哈哈笑道:“種花生可以不?棉花呢?苜蓿也可以,作為牲畜飼料。天成,你留意一下,找個精通水利的人估摸一下,該怎麼築堤,大概花費多少,也找幾個老農看看,沙地上種什麼,怎麼種,遲早有天,這裡都是良田遍野!”
眾人被林純鴻的豪情所感,又禁不住策馬狂奔,是啊,規劃中的事情總是讓人興奮。
大夥一直到達八畝灘,方取出乾糧,就著皮囊中的水,胡亂吃點。
李崇德望著長江站立良久,忍不住念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眾人一聽,不由得都感嘆世事無常,這裡的人兩三年前基本都不認識,現在聚集在一起,揮斥方遒,真有點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覺。
林純鴻是觸動最多的人,說道:“楊慎的這首《臨江仙》低沉處見豪情,激揚中見含蓄,的確不可多得。可嘆楊慎父子均為名臣,卻落個戍地身亡的下場,著實可惜。”說完,他忍不住按照後世的曲調哼起來,眾人一聽紛紛掩耳,皺眉說道:“在哪裡聽來的曲子,難聽死了!”
林純鴻趕緊住口,也不介意,問道:“這長江上還得造船,張兆,這戰船都有哪些?造什麼船較好?”
張兆說道:“要說劫掠的話,還是舢板戰船好用,又快,也不需要多少人。要戰陣爭鋒的話,得大小船搭配,蜈蚣船作為主力,長龍船傳送訊息和引誘敵人,舢板在淺水爭鋒,還可以支援蜈蚣船。”
“船上都用什麼打擊敵人?”
“船怕火,優先用火攻,次者用火器和弓箭,再次者用長槍,最次者接敵用刀劍。火器和弓箭能比對方及遠,當然最好,再加上船速度快,轉彎靈活,長江上就無敵了。”
“我現在就想造船,你認識優秀的大木師傅不?”
“嘿嘿,我倒認識不少,都在江南,湖廣沒有。而且他們都是造海船的,願不願意造江船還不知道。”
“哎,一堆堆的木材早就準備好了,放在那裡不能造船真可惜了。”林純鴻嘆道。
“那些巨木造江船才叫可惜了。”百里洲的巨木早就被張兆看見,並且這些巨木都按照造海船的標準來處理,被張兆一眼看穿。
林純鴻笑笑,說道:“先解決眼前再說,海船以後再說。你幫我招造船工,越多越好,先把造船的架子搭起來。”
張兆躬身領命。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當陽慘禍'1'
當陽縣地處荊山山脈向江漢平原延伸地帶,餘脈綿延起伏,構成東、南、西、北四面環山。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勢若建瓴,漸次敞開,略似一個不完整的河谷盆地,故有“當陽盆地”之稱。境內地貌型別複雜多樣,景象萬千,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西北部巒峰、破石堖、棗林崗、清溪山一帶,峰巒重疊,溝壑縱橫,屬荊山邊緣。東北、西南部為低丘、崗地。東部和東南部是開闊的沮漳河沖積平原,屬江漢平原的一部分。當陽縣自古以來就是由襄陽進入荊州的必經之道,戰略位置關鍵。當初趙子龍單騎救幼主,便發生在玉陽長坂坡。該地物產豐富,算得上魚米之鄉,老百姓也算安居樂業。
但當陽知縣沈文瑞顯然不贊同這個按語,自從天啟年間吳敢盤踞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