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著說:“我的芷雲有病了,咳,她不是我的,是我們家的,那個……她不行了,求你們了,無論如何要救活她呀!”
鄭軍明白他的話,知道他家有病人需要治療,就說:“走吧,在前邊帶路。”
齊青楓還是不放心那一男、一女,於是,又問吳盎德:“你的病人是男是女?有病多長時間了?”
吳盎德心中不悅,但是,還需要他們給芷雲治病啊,只好耐著性子說:“到我家看看你就知道了,我不是說了嗎,芷雲有病,芷雲,芷雲不是女的還能變男的嗎?就是男的也需要你們看病啊。”
齊青楓碰了個軟釘子,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家有幾個病人,與自己要找的人有沒有關係。
青楓她們走進婆婆的房間,一眼就看到了臉色煞白的年輕姑娘躺在炕上。芷雲看到大夫進來了,掙扎著想坐起來。青楓說不要起來了,就躺著吧。鄭軍也影影綽綽地見到炕上的那個人。隨著說:“不要起來了,不要起來了。”
鄭軍經過對芷雲診脈等多方面的診斷之後說:“芷雲的病是由外感風寒,疲勞過度,多愁善感而得。我給她開三服藥,用後外感防寒會好的,其他的就要注意調養了。”
芷雲心裡明白自己的病,她認為醫生對自己病因說很對,她很佩服這個大夫。於是她說:“謝謝醫生,我弟弟也病了,請醫生給他也治一治吧。”
婆婆也說:“是嘍,他弟弟的病可能比她的病還要重,可得請大夫給治一治。”
吳盎德領醫生到西屋,給趙星星看病,婆婆和芷雲也同時到了西屋。此時趙星星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頭上冒著虛汗,病的可真不輕啊。
小星星急火歸心,趙芷雲借人報恩
鄭軍的眼睛,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的視力,中醫四診的望聞問切的望,還得齊青楓來幫助。見到病人後,青楓就說:“病人處於半昏迷狀態,面頰黑紅,眉頭緊皺,出虛汗,講胡話。”鄭軍為病人切脈,當問到病人受什麼刺激時,芷雲很為難,不願意直說,只說與人爭吵後,跑到母親的墳地,哭嚎著鬧騰一天一夜,夜間掉進水溝裡,被吳盎德和婆婆救護。吳盎德接著說:“今早晨天還沒有亮,我看到他在水溝裡趴著,衣服溼漉漉地,凍得渾身發抖,到家以後,只喝一碗薑湯,兩手比比劃劃的說胡話,大多數話聽不清楚,有時候聽他說……*……什麼媽媽……媽*。”婆婆說:“是啊,不像他姐姐那樣,醒了就坐起來,說個話什麼的,他到家就躺著,連一句話也不和別人說,可是他自己老是叨叨咕咕的。這孩子病的不輕吧。”
鄭軍說:“從他脈象以及當前的臨床表現來看,他的病,是焦慮神經症。得病的原因,受到外部的刺激,自我承受差,過分強調困難的一面,心情極度緊張、恐懼。他睡眠不好,有時做惡夢。”今天我給他用針灸療法,緩解他的症狀;然後再吃消煩安神抗焦慮的藥;還要做他的思想工作,提高認識,適應環境,增強抗焦慮能力;再適當的調整客觀的環境,儘量減少刺激強度,或者從根本說排除刺激條件。
齊青楓開啟醫藥包,取出酒精棉和針包。鄭軍指導青楓幫助病人準備出針灸的穴位,實施針灸。然後拿出治療風寒感冒的藥讓病人吃了。又開了處方,並告訴家人到正規藥店買藥,按時服藥。
趙芷雲關心的問:“大夫我弟弟的病要緊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趙芷雲很聰明,她當著醫生的面,不好問能不能治好,如果這樣問,人家會認為你懷疑醫生的能力。
鄭軍說:“初次得這種病,治療得當,配以心裡治療,再加上環境等多方面的配合,是可以治好的。也不會影響工作和學習。如果是治療不理想,反覆發作,那麼可能成為慢性病。再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趙芷雲對大夫回答還是不滿足,又問:“如果得了慢性病,是不是就治不好了?”
鄭軍說:“不盡然。最近我們在望海寺住,就聽說,望海寺的主持治療精神疾病很有辦法,慢性病也是能夠治療的。”
經過一陣忙活之後,這一男一女的病也都看過了,齊青楓確認這兩個人就是那位老人說的王婆婆救護的一男一女,而這個男人呢,也正是我們要找的在墳地裡哭鬧的那個男子了,這樣說來,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想到這,她就開始整理醫藥包,準備離開王家。
婆婆見他們要走,忙的問:“大夫,你給我們兩個人治病,該是多少錢?”青楓看看鄭軍沒有說話,鄭軍說:“我看病不要錢,只是我們給你留下的藥,收成本費就是了。”
青楓想我們的任務是找鄭敬文,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