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一路換馬換車不換人,原本要十來天的路程,此次返京只用了六
日。
返回京師之後歇息了一夜,把江家兩位伯父伯母安頓好了,翌日小小便急急忙忙的進宮面聖。
這幾日李世民憂慮萬分,彷彿一下子蒼老了十幾歲。軍國大事也沒有心思處理,御書房當中的奏摺幾乎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一些不太重要的,李世民都交給長孫無忌和魏徵等人處理了,那些比較重要的,李世民寧可堆在那裡,也不交給太子批覆,李世民對太子李承乾的不滿,由此可見一斑……
當王德急匆匆的跑進太液池的寢殿,跟李世民稟報的時候,李世民坐在床榻邊上,端著一碗湯藥,慢慢的餵給長孫皇后。得知蕭小小竟然從杭州趕回來,李世民心中稍稍有點感動。這個女子,對觀音婢倒是真心實意的在乎……
小小踏進太液池的寢殿的時候,李世民剛好將空了的藥碗放到宮女端著的盤子裡。看到李世民的樣子,小小心中亦是微微吃驚。如此聖明的大唐天子,竟然一下子蒼老了這麼許多,看來長孫皇后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比世人想象的還要重要啊……
“臣婦蕭氏,叩見皇帝陛下……”這個時候,小小沒有喊出萬歲萬歲萬萬歲,因為如果喊出來,那將是一個絕大的諷刺。如果真的能夠千歲萬歲,那長孫皇后這時候又怎麼算?
“唔……”李世民的聲音有些嘶啞,不知道是這幾天擔心成這樣的,還是發脾氣吼成這樣的:“小小,不必多禮,起來吧 ……”小小聞言謝恩之後站了起來,眼睛便向床榻之上的長孫皇后瞟了過去。只見往日面容飽滿光澤、豔麗無雙的長孫皇后,已經瘦得皮包骨頭,面容枯槁。一頭青絲亦已經掉落了一大半,剩下的雖然梳理得一絲不芶,卻早已經失去了光澤。剛剛喝完藥,長孫皇后便又沉沉的昏睡了過去。看著這樣一個皇后娘娘,小小當即便溼了眼眶,悲情的輕聲呢喃一聲:
“姐姐……”然後便不知道說什麼了,也不管李世民在一旁坐著,徑自慢慢走到床榻邊上,盤膝坐了下來。伸手掖了掖長孫皇后的被角,又將一直裸露在外的手放回被子下面蓋著。見長孫皇后對自己的到來沒有絲毫知覺,小小心頭的悲哀更甚。
就這樣呆坐了半個時辰過後,小小才慢慢回過頭來朝李世民問道:
“陛下,姐……皇后娘娘怎麼會這樣?之前不是好好的麼?臣婦和夫君前往杭州之時,娘娘不是還好好的麼?”
李世民面泛痛苦的表情:“我也不知是因為何故,連孫神醫都無法診斷出來這究竟是何種病症,只知道觀音婢的生機在慢慢流逝,而我卻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觀音婢一天天受著病痛的折磨,一天天變成這個模樣,朕的心都要碎了……”李世民有些語無倫次,一會兒我一會兒朕的……
小小能夠理解這種行將失去至親之人的彷徨和恐懼,李世民雖然是天子,可天子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長的,自然也不例外。
“陛下,請節哀,我們盡了我們能盡的最大努力。若是天意如此,那便……只能……只能徒呼奈何了,尚請陛下以國事為重,雉奴和小兕子又還年幼,陛下便將對娘娘的深厚情誼,傾注到雉奴和小兕子身上吧……”小小不著痕跡的引導著,實際上,歷史上李世民也正是如此,在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對所有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都優柔有加。即便是李承乾謀反,李世民也都沒有殺他,而是貶為庶民,遷往黔州。而晉王李治和小兕子李令月,則是在長孫皇后去世之後,由李世民親自撫養教導的——這在歷史上,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小小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提到這些,其實便是在為將來做打算。因為在小小的計劃中,此次蘇杭鹽鐵案之後,夫君志軒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到晉王府當老師……
聽了小小的話,李世民稍稍振作了一些。這一振作起來,心中便真的牽掛起國事來,沉吟了一番之後問道:“你是如何得到訊息的?皇后病重,朕嚴禁宮人走漏訊息,民眾是不可能知曉的……”
小小嫣然一笑,這種事情,以她和長孫皇后的關係,根本沒有必要隱瞞,於是老老實實的答道:
“回陛下,正月十四,秦統領派人來送信,言及江淮兩道近期會有異動,提醒外子注意。又說陛下急召他回宮,不能再提供更多的訊息。當時臣婦多嘴問了一句為何如此著急回宮,便得到了娘娘病重的訊息……”
李世民點點頭哦了一聲:“朕怎麼把
這個給忘了……等等,你說……江淮兩道近期有異動是何意?怎麼回事?快給朕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