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2/4 頁)
母不屑的哼了一聲:“誰稀罕,小小已經跟我說得明白,我定然比你打得好……”
江大伯氣得臉紅脖子粗,不過大過年的,卻又不好發作,便悶悶不樂的坐下去一聲不吭。小小將這一對老人家的表情看在眼裡,心中一陣好笑。照這個情形看來,兩個老人家倒似乎有些不像是互相看不慣,而是他們已經到了返老還童的年齡,越來越孩子氣了……
這樣想著,心中驀然一鬆,如此便不需擔心太多了。在這之前她擔心的,可不僅僅是江大伯和大伯母這一對老年夫妻,而是自己和夫君之間的感情。大伯和大伯母,好歹已經做了四十多年的夫妻。可自己和夫君,嚴格說來才四年多……
如今看來,相濡以沫的夫妻之間的感情,並非如同後世那般比一
張列印紙還薄。莫名其妙的,小小心頭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於是回頭吩咐下人端上美酒,呈上千果點心和冷盤,沏上香茗,擺到另外一張桌子上,悠閒的坐下來嗑著瓜子品著香茗,看著眼前的一家人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一邊打麻將,一邊熬過漫長無聊的守歲時間。小小覺得,今年的守歲雖然如同往年一樣是喝茶吃東西,卻比任何一年都好過,都要開心和舒坦 ……
虎頭和丫丫蛋蛋幾個小傢伙,似乎也能感覺到孃親的情緒高漲,當然,更多的可能是因為過年的時候,那些美味可口,平日裡難得一見的好吃點心他們可以吃到飽。
於是,三個小傢伙,穿著火紅嶄新的絲綢衣服,在花廳當中四處打鬧嬉戲。身後幾個丫鬟婆子一邊喊著“小祖宗小心著些兒!”,一邊貓著腰伸著雙手隨時護持著,防止丫丫和蛋蛋兩個小傢伙摔倒磕著碰著……
“孃親,來呀,跟孩兒們玩躲貓貓好不好?”小小正在魂遊太虛的時候,聽見面前傳來一陣稚嫩悅耳的聲音,循聲望去,首先便看見虎頭那雙清澈和帶著期待的眼神。在他的身後,丫丫和蛋蛋兩個小心肝手牽著手,也是眼巴巴的望著自己……
小小心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被觸動了,這是自己的兒女,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肉體和靈魂的延續,亦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真正意義上的根。
如此重要的人兒,如此清澈的眼神,如此動聽的聲音,自己怎能拒絕?
彎下腰去在三個兒女粉嫩嫩的臉上各自重重的親了一口,然後笑顏如花的道:“好,來,到外面來,孃親陪你們躲貓貓!”
“好耶!�”虎頭髮出一聲歡呼,丫丫和蛋蛋也跟著咯咯嬌笑……
小小在前領路,三個小寶貝便邁開小腿,屁顛顛兒的跟在後面出了花廳,在花廳外的園林當中玩起躲貓貓來。雖說此時已是夜晚,可刺史府是何等地方。數百戰琉璃燈,將整個刺史府照得恍若白晝,絲毫無需擔心出現視覺盲區。加之刺史府的園林,都打理的極為用心,草坪非常柔軟,也不用擔心小寶寶們摔疼,何況還有丫鬟婆子隨時照料著……
除夕之夜,刺史府的花廳之內,麻將聲陣陣不絕於耳;**之外的園林當中,母子母女四人開心的笑聲,一直飄出**街道…
古語有言:年初一,攢金銀。傳統上大年初一,人們都是不出門的,出門有“走財漏福”之說。長輩們需要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而晚輩一般來講。則需要向長輩拜年以示孝敬長輩,當然,討個利是紅包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從初二起,年輕人才能踏出家宅,四處走動,每其他親友長輩們拜年。外嫁之女也要等到年初二才能回孃家的。同時,這個時代還有很多講究,譬如年初一“不殺生,吃舊飯”,“不洗刷,穿新衣”等等,還要在早飯吃煎堆、蘿蔔糕、芋頭糕等食品,有句俗話叫:“煎堆碌碌,金銀滿屋”,這些食物都有各自的吉祥寓意的。此外,又要將芹菜、菠菜、生菜、蔥等蔬菜用紅繩捆在一起放在米缸面上,許願家人、小孩勤快、發財、聰明……
這些講究,有些當初在華陰的時候小小便已經知道了。有些則是到了杭州之後,入鄉隨俗學來的。
林林總總加起來,小小倒是忙了個夠嗆,才算將這些事情一仵件安排妥當。倒不是孃親和兩位伯母不願幫忙,而是因為如今小小才是江家的主母,這些事情必須主母親自來做。
用完由煎堆、蘿蔔糕、芋頭糕、昨晚的剜飯等組成的早餐,小小又獨自去向大伯,二伯,孃親等人叩頭拜年。至於為何沒有帶上江志軒和三個寶貝蛋一起,那是因為這又是一種本地過年的講究:大年初一的上午,是不能喊人的名字催人起床。因為按照迷信的說法,這樣會導致被叫的人在來年的一整年中都會被人催著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