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國公主就是再傻也看出來,雲澈正在削弱她的羽翼,她怎可能還將兵符拱手讓出?
次日,雲澈於宣室殿召見張書謀、明朔以及凌子悅。
這一場君臣對話沒有太多的虛禮,雲澈面對張書謀直言道:“朕欲出兵東甌,諸位有何良策?”
“兩郡受敵,若單單只是龍亭郡出手相助或者其他邊疆出兵,各郡兵力分散就會給戎狄以可乘之機。臣以為不妨從冀郡與紹郡調兵增援兩郡,他們是邊關的後脊與支撐,邊關受敵理應從此二郡調兵。兩郡得到援兵,可閉門不戰,戎狄遠道而來,糧草不濟,相持久了自然退兵。”張書謀答道。
這是最簡單的戰略。
“明朔,你有什麼想法?”
“臣贊成張大人的主張,從冀、紹二郡派兵增援,至於遇到戎狄到底是閉門不戰還是採用其他戰術,必須地親見阿依拜穆才有論斷。”
雲澈唇角輕陷,側目望向張書謀,“那倘若朕告訴你,朕給不了你調兵遣將之符令,只得朕的旨意,你可有把握?”
張書謀微微一愣。
凌子悅卻笑道:“兵符不過一樣東西,一個信物。可這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君令怎會不及兵符?”
凌子悅此言意在提醒張書謀,更是提醒雲澈,哪怕鎮國公主死死握住兵符,只要雲頂王朝將士對雲澈馬首是瞻,鎮國公主的兵符也不過擺設而已。
“臣張書謀有十分把握!”
雲澈笑了,目光已經穿海翻浪,“朕就命你為大將軍,明朔為副將,前往北疆,要讓戎狄的左將軍知道何謂天高地厚!”
離去之時。張書謀與凌子悅並肩而行。
“凌大人,有時候書謀不是很明白。”
“哦?張大人才思敏捷,天下之學無所不聞,有什麼能讓張大人想不明白的?”凌子悅笑問。
“也許書謀的文辭在凌大人之上,但若論國策政論,書謀自問不如大人。大人常伴陛下左右,一直支援陛下強軍建制對峙戎狄,可陛下卻偏偏遣書謀前去,這是為何?”
凌子悅抿唇一笑,眼中有幾分落寞一閃而逝,“自是因為張大人乃實幹之人,不似凌子悅只知空談。”
“凌大人這般自嘲,倒是令書謀無地自容了!”
凌子悅抬頭嚮往雲際,若自己身為男兒身,雲澈就不會如此顧忌了吧。
明朔臨行前,坐於家中,輕輕擦拭著一支箭羽,他的目光隨著箭身流轉,停留在銳利的尖端。手指緩緩轉動,布巾一寸一寸擦拭而過。
“大人,凌子悅凌大人來了。”
“凌大人?”明朔放下箭,站起身來。
凌子悅負手來到明朔身邊,“怎麼了?見著我來了反倒打擾你磨兵利器了?”
“不是……”明朔微微一笑,將那支箭收起,包入布巾之中。
“誒?這箭你還要包起來?”
83君命大於軍令
明朔笑而不答;“子悅兄是見明朔要前往北疆了;有話前來囑託吧?”
“是啊,明朔你是謹慎之人;我本沒什麼需要對你說的。但思來想去,還是來了。此去北疆,山高水遠。我什麼都不擔心,只是會冀、紹二郡遠離帝都,怕君命不及軍令,到時候望明朔你能當機立斷;切莫猶疑。”
明朔低頭沉思了稍許,回道:“明朔明白了,當以權宜行之。”
凌子悅知道他聽懂了自己的心思,放心地點了點頭。
“你可知道子悅有多羨慕你。這輩子我怕是再沒機會離開帝都了。”凌子悅嘆了口氣,江北只怕將成為她去過的最遠的地方。
“陛下信重大人,自然希望大人能夠常伴身邊。”明朔知道凌子悅的心思,只得這般出言安慰,
待到凌子悅離去之後,明朔方才將那支箭羽再度取出,他垂下頭來略微一笑,“既然你不能遠去,我就帶上這支箭去吧。”
於是,張書謀與明朔奉天子旨意前往冀郡,次日早朝,雲澈接到凌府奏疏,紫金大夫凌子悅頭風發作,疼痛難忍,望陛下恩准在府中休養。
雲澈心中一頓,凌子悅竟然病了?早朝之上,雲澈不動聲色。
待到退朝,雲澈便迫不及待喚來盧順,“替朕準備馬車!朕要前往凌府!”
“陛下……若是要看望凌大人……大人並不在府中。”盧順語調平穩,心中卻忐忑。
“什麼?她……”雲澈驟然明白過來,怒道,“朕派到她府中的禁衛呢?竟然沒有看住她嗎?”
“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