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4 頁)
想著——想著想著,這孩子就被自己止不住的口水嗆著了——咳了老半天,弄得他爹孃和喬老爺爺一頓緊張。
青糰子,又叫清明果或者青青果,是江南流行的一樣小吃,一般只在清明時節有的吃——通常都是用艾草、青麥或清明草擠出的汁液混在糯米粉裡,上籠蒸制而成,外形圓潤、色澤碧綠、口感軟糯香甜——總之,跟什麼冷漠、凌厲、稜角、生硬、尖酸等詞彙,是不搭嘎的。
總之,那不是什麼不好的印象。
第四顆珠子。
三溪小鎮因為在山南,所以每到春夏二季,雨水便特別的多。
尤其是夏季,常常會有突如其來的暴雨——說晴晴,說雨雨——天氣當真是變化萬千。
他小時候經歷過不少突變的天氣,但他唯對一場暴雨記得特別清晰。
那應該是夏末的一天。
那天,他爹要到城裡去賣家裡積攢下來的木頭製品和布匹刺繡,而他娘也得幫著推車,所以家裡就只剩下他一個人。
彼時,他已差不多四歲了,又從小仔細小心、不曾出過什麼事兒,所以他爹孃倒也放心——反正去不了太久,大約晚飯前就能回來——所以,給他留了飯食,便出門去了。
那時候,他爹孃已經允准他自行過橋了,於是他一大早就揣了兩個包心飯糰子,跑到橋東去找那些小孩們一塊玩,到了午飯時間就把飯糰子吃了,倒也省的回家。
夏末的午後,正是極悶熱的時候。
他只是跟著橋東的那群小孩兒順著街道從鎮西跑到鎮東,就把衣服給溼透了。
等他們玩累了、停下歇著的時候,他和幾個玩伴兒才忽然發現:一群極厚重的黑雲,正從南邊的山頭上往他們這邊移——山鎮裡的孩子們都清楚,這是暴雨將至的標誌,於是也不知道誰大叫了一聲,“要下雨啦!快回去呀!”,便“呼啦”一下作鳥獸散。
他比別人更著急,兩隻細瘦的小腿邁得飛快——不僅僅是因為他家住的遠,還因為他還得經過那座滑不溜秋的小石橋。
前幾天也下過雨,山溪正是漲水的時候,距離石橋也就是幾尺的距離——若是他跑得慢了,等水漲上來、漫過了橋面,可就回不了家了。
然而,暴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