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這件事,我們必須要辦好。”
“太后這次是出了個難題給我們。”心腹頓了頓道:“藩王們帶來的親兵不好對付。而且如今時局不明,兇手沒查出來,我們若是貿貿然得罪他們。等事情了結後,藩王參一本,也一樣吃不了兜著走。”
“依你之見,如何安撫親兵?”倪丹將軍詢問道。
心腹想了想道:“太后可以利用我們,我們為何不利用太后?我們現在就將親王被困的訊息告知那些親兵,要是有人異動,正好可以藉著刺客的事壓制他們。就是弄錯了,等藩王們出來,也不好說什麼。”
“也只好這麼辦了。” 倪丹將軍點頭道。
張任回到宮中之時,諸位藩王已被侍衛長帶到側殿中困住了。
“太后,倪丹將軍已答應了。”張任行了個禮道:“城外親兵有倪丹將軍的兵馬壓制,太后可以高枕無憂。”
“高枕無憂?”仁禧太后輕哼一聲:“藩王不除,哀家心中難安。”
“恕小的直言,太后為何將藩王們關在一處,就不怕他們暗中勾結?”張任道。
“暗中勾結?不這麼做他們也會暗中勾結。”仁禧太后凝聲道:“將他們放在一起,也省了哀家再費心思看管。”
“太后,兇手就難抓到了。”張任擔憂道。
“哀家從沒想抓到兇手。”仁禧太后冷聲道:“哀家要的是讓他們有來無回!只有斬草除根,太子一事才不會再發生。”
第五十九章 局勢惡化,出獄
在楚安凝到北方之前,完全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嚴重。然而當他看到大雪封路,餓殍滿地,盜寇橫行的場景才意識到事情不僅僅是救災而已。
天災總是伴著**。
在官員攜款私逃,府衙無人管理,整個地方亂成一鍋粥的時候,起義軍也就順勢而起,並很快得到百姓擁護形成勢力。
楚安凝為救援而去,帶的東西比人都多,所以在遭遇到起義軍的時候,堪堪保住了一半糧食。於是急書回朝,請求派兵支援。
皇城,明泰殿
自從皇上病危之後,朝中事務被仁禧太后一力攬下,大臣們每日到明泰殿中請安上朝。先開始還有大臣會私底下嘀咕幾句,但隨著皇上的病越來越重,反對的聲音漸漸消失不見。
“剛剛平西王傳來訊息,說北方有人煽動百姓謀反,帶去的糧食已被這些人搶了一半,眾位愛卿如何看?”一坐下,仁禧太后就道。
深夜被急召入宮,大臣們心知定是出了大事,如今被仁禧太后一問,心裡也有了各自的打算。
“太后,這些刁民膽大妄為,為今之計只有派兵前去鎮壓。”御史大夫嚴復率先開口道。
仁禧太后點頭贊同:“兵是要派,只是哀家在想,究竟派誰去比較好。”
藩王被關,倪丹將軍駐守城外壓制藩王軍隊。慶王楚淵因皇上中毒一事而被牽連,雖然事情還沒查清楚,但人已經進了天牢。朝中的武官,剛被仁禧太后提拔上來的時間太短,沒資格領兵平叛。資歷深的,又因都與慶王楚淵關係匪淺而不能用。這樣算下來,武官中能用的只剩下些老臣,偏偏這些人前段日子跟著太后一起等皇上的時候受了風寒,現在身體每況愈下,根本不能帶兵。
“太后,不如派張平去?”嚴復想了想,提議道。
張平是大將軍張清的嫡子,自幼熟讀兵書,曾在楚淵手下當過兵但未受重用,再加上他父親與楚淵在朝中對立,所以他與楚淵的關係並不好。
仁禧太后思前想後,嘆口氣:“那就張平吧。”
很快,張平就帶著兵馬前去救援,他求勝心切,到達當天沒弄清情況就揮兵平叛,結果不止大敗還被叛賊搶了軍糧,累及楚安凝給他補充糧草。如此這般,使得百姓對軍隊惡感叢生,再加上有心人煽動蠱惑,一時間民心都向著起義軍。
吃力不討好。楚安凝苦笑不已之下,連忙派人給朝廷修書,請求支援。
啪——
仁禧太后將面前的冊子摔向眾大臣。
時隔半月,叛軍不僅沒被鎮壓下來,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得到許多百姓擁護,短短時間已經初具規模。
“竟然被人搶了軍糧,他是幹什麼吃的?!”仁禧太后怒斥道:“派人去給哀家把張平叫回去!再留下去非把朝廷的臉都丟盡了不可!”
“太后,陣前換將會讓軍心動盪,不利於平叛。”嚴復硬著頭皮道:“不如再派人帶些兵馬前去,等平了叛逆,再行賞罰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