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頁)
個電話。”……
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也是看人來的。要是一個沒邊的人扯這個事,估計別人會當你是神經病。但是這事是陳兆軍說出來的,就足夠引起重視了。第二天一早,幾個相關方面的專家就找上了門來。陳兆軍這回聰明瞭,他晚上根本就沒有回陳偉雄那邊住。要不一幫人找上門去,陳偉雄又該不舒服了。在陳偉雄看來,陳兆軍還小,用個人身份介入這麼多一般大人或者政府部門才會介入的事,好在他還沒有搞出什麼問題來,要不陳偉雄都不知道怎麼辦了。要知道,這個損失可是不得了的。
由於這個事情挺急,陳兆軍跟著一幫人一早就走了,至於陳偉雄那裡有陳兆平在,陳兆軍倒是不擔心。現在的關鍵就是看切克弗到底要幹什麼了。對於這個事,陳兆軍事先已經說過了,他也不清楚切克弗到底約他是什麼事,只是這樣推測,能行就行,不能行也沒有辦法。對於這一點,大家都很能理解。只要能行,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就算不行,建立這樣一個通道也是一件好事。
陳兆軍一直沒問跟他一起去黑河的人是誰,在給他介紹的時候,他只聽到了其中兩個人的稱呼,一個是老王。一個是老杜。陳兆軍知道這兩個稱呼不過是為了方便,但是他值得,既然陳兆平都沒有跟他說這些是什麼人,那麼也沒有必要去問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切克弗的約會-2
廖沙已經在黑河等了陳兆軍兩天了,他也著急得很。楚,自己手裡面的這些東西可不是開玩笑的,一擔出了問題,那事情就大了。不過話說回來,利益與風險共存這句話可不光是中國人知道,謝廖沙也很清楚。為了搞到這套超大型超高精度精密數控機床,謝廖沙已經花了不少的錢了,不過他清楚,無論現在投入了多少,將來的回報率一定是非常高的。
這個謝廖沙不是別人,正是與陳兆軍約會的切克弗。謝廖沙的父親是後貝加爾軍區(總部赤塔)司令謝聶夫斯基。不能不說謝聶夫斯基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當初他發現蘇聯的局勢很不穩定,經濟也一片混亂,於是讓謝廖沙去德國留學。謝廖沙在歐洲呆了四年後,並沒有像謝夫斯基想的留在歐洲,而是返回了蘇聯。學了四年經濟的謝廖沙知道,雖然蘇聯現在的政局和經濟都不穩定,但是相對而言,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只要把握好現在的機會,發財應該不是什麼難的事。
回家後的謝廖沙並沒有聽從謝聶夫斯基的吩咐到內政部或是部隊任職,而是選擇了在由謝聶夫斯基控制的赤塔地區進行中蘇貿易,這幾年下來,謝廖沙的確掙了不少錢,但是他知道,這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他很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能夠排到福布斯的排行榜上。可以說,謝廖沙一直在尋找這樣的機會。
由於謝廖沙明裡暗裡有謝聶夫斯基的幫忙,另一個關鍵,謝廖沙擁有的啟動資金是當時蘇聯最為緊迫地外匯。幾年下來,謝廖沙幹得風生水起的,漸漸的成了赤塔和黑河地貿易名人。誰都知道。如果有人接不下來的生意,就該找謝廖沙了。不過黑河的人都只知道有個切克弗,誰也不知道謝廖沙。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畢竟現在蘇聯還有克格勃,誰也不願意惹上他們。其實謝廖沙也知道,自己的事克格勃肯定清楚得很,但是畢竟誰都知道,謝廖沙不過是掙點錢,況且要是想動他,還得試一試謝聶夫斯基的威力。因此謝廖沙一直在克格勃的視線邊緣遊走著。
自從上次跟陳兆軍做成了幾筆生意以後,謝廖沙的感觸很深,這到不是因為生意大小的問題。對中國的情況,謝廖沙還是知道一點的。他清楚,在中國。能夠用到軍車進行運輸地人,沒有很深的背景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說陳兆軍他們肯定的能量肯定能夠在中**方有一定的影響力。另一個方面就是劉駿留學地事。別看謝廖沙人在蘇聯,但是並不意味著他不清楚中國現在的一些情況。他可以想象一幫希望去美國留學的年輕人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外面排隊地情形。對於劉駿那麼快就可以透過美國的渠道來到蘇聯。謝廖沙的感覺除了吃驚就沒有其他的了。他想不通。陳兆軍他們是如何做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切的。他當然不知道,陳兆軍他們除了插隊夾塞以外,更重要的是用錢開路,對於美國這個移民國家來說,這也許是最有效的辦法了……
劉駿到了蘇聯以後,謝廖沙跟他聯絡過幾次。不為別的,他就是想了解一下陳兆軍的情況。劉駿也沒有什麼好隱瞞地,大致跟謝廖沙說了一下。這下,謝廖沙基本清楚了,他跟陳兆軍的結識不過是一個意外。陳兆軍並不是有意思的想認識誰。就連他當地幾次倒爺,也是玩票的性質,更多地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