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的辦法。”陳兆軍的這一席話正是對著陳偉雄的軟肋而去的,正好撓在了陳偉雄的癢癢筋上。
一聽這話,陳偉雄舒服了。陳兆軍的解釋讓陳偉雄有了很合理的不讓陳兆平去農村的理由,畢竟他也是當父親的,沒有哪個父親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到鄉下受苦的。更不要說他們都明白,讓陳兆平下鄉沒有一點實際意義。
“老兒子的這個說法有道理,不過這也不少我一個人說了算的,明天我就把這個想法彙報給軍長和政委,看看他們怎麼說吧。”陳偉雄妥協了。
陳兆軍暗暗偷笑。誰都知道,軍長和政委各有一個孩子跟陳兆平是同學,誰也不相信,他們會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山下鄉……
果然,當第二天陳偉雄解釋了為什麼不讓孩子們上山下鄉的理由以後,軍長和政委幾乎同事送了一口氣。不難想象,他們都為這事傷透了腦筋。陳偉雄送來的這個理由真是太好了。
軍長當即決定,召集司令部、政治部和後勤部的所有處長一起來開會,專門討論以後部隊的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山下鄉的問題。會上,軍長首先宣告,不少不支援上山下鄉的運動,但是,這些部隊的孩子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保證成為合格的兵員,因為他們將來將要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對於這一點,在座的所有軍人都沒有一點異議。因為這已經是慣例了。有了這個先決條件,所有的事就變的簡單起來。不管是家裡有沒有孩子是要在今年上山下鄉的,無一例外的都舉手同意了軍長的說法,因為他們都知道,就算他們的孩子今年不用上山下鄉,可還有明年呢?要不就是後年?有了這個先例,以後當然就可以照此辦理了。
於是,x軍的大院裡出了一件怪事,一幫就差頭上的一顆紅星和肩上的兩面紅旗,其它的都跟軍人沒有一點區別的年青人在司令部的幾個參謀的帶領下,每天跟軍人一樣出操鍛鍊,平時還要學習政治和文化課。連使用的武器都是制式裝備。與軍人唯一不同的,他們晚上可以回自己的家裡睡覺。這些年青人被稱為民兵。誰也解釋不清楚,有什麼必要在軍部大院裡面,警衛連的駐地設定這樣一個民兵連的機構。可不管這麼說,這可是報請了軍區首長同意了的。而且,就在這個民兵連成立以後,各大軍區軍、師一級的機關大院裡,紛紛出現了一些這樣的民兵組織。不過除了陳兆軍,恐怕沒有人知道,這個怪胎到底是怎麼來的了……
就這樣,陳兆平成了x軍軍部民兵連的第一任連長。
第十九章 曙光在前
眼看就要到1976年9月9日了,陳兆軍知道,這個時候,可是個微妙的時期。可以說是1949年至今最混亂也最黑暗的一年,在這個時候,只要稍微站錯腳步,就會墮入萬劫不復的地獄。為了這個,陳兆軍費了不少心思。經常針對性的舉一些例子,時刻提醒家人小心。
其實不用陳兆軍提醒,陳偉雄他們也都明顯的感覺到政治氣候的變化。好在有老人家的一句話:軍隊不能亂。所以,部隊困難是現在唯一的一篇淨土了。但這也只能相對而言……
9月8日這天晚上,陳兆軍非常小心,他針對,按照爸爸現在的級別,應該會比其他人更早知道**主席去世的訊息。果然,9月9日快天亮的時候,軍長的警衛員敲響了陳偉雄家的門。
聽到敲門聲,陳兆軍知道,該來的終於來了。一夜沒睡好的陳兆軍在這個時候進入了沉睡狀態。
被敲門聲驚醒的陳偉雄和張桂梅都很吃驚。沒道理這個時候有人來敲門的?就算有事,家裡有電話,為什麼不用電話聯絡?陳偉雄的心裡很亂,他真的擔心了起來,在此之前,地方上聽說終於的事已經不少了。通常都是半夜裡一通敲門,門一開啟,一幫這個小將哪個武裝的一擁而上,然後就與家人天各一方了。該來的還是要來的。陳偉雄鎮定的穿好了軍裝,正要離開房間的時候,張桂梅說話了。她拉開抽屜,將陳偉雄的槍拿了出來。
“老陳,槍帶著。”
陳偉雄看了一眼張桂梅,又打量了一下在她手中的槍,堅決的搖了搖頭。
“不用了,萬一我……,”話說了一半,陳偉雄沒再說下去,他知道,張桂梅一定是聽懂了:“你們要小心,看好幾個孩子。”
張桂梅沒再說話,身子一卷,整個人鑽進了毛巾被裡面。
陳偉雄嘆了口氣,快步走出了房間來到客廳,開啟了大門。當陳偉雄發現門外只有軍長的警衛員的說話,他鬆了一口氣,但馬上又緊張了起來。他知道,一定是軍長有什麼緊急絕密的事,才會用這種方式來通知他的。要知道,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