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完全取決與陳兆軍在談判初地時候。信手畫的幾份汽車外觀圖。
這次來到美國與“兆軍房地產公司”進行談判的不過是富士重工“斯巴魯”汽車部的一個經理。來的時候,董事會給了他非常大的許可權,可以說只要能順利地將地買下來,他想怎麼操作都可以。可是等他跟一邊吃飯一邊信手寫寫畫畫的指點江山的陳兆軍接觸了兩個小時以後,他覺得這個談判任務已經不是他能勝任的了。
“對不起,陳兆軍先生,您說的東西我需要跟董事會彙報,由他們決定該如何跟貴公司談判。您說的許多事,已經不是我一個部門經理能夠回答的了。”富士重工的“斯巴魯”汽車部經理。真恨不得有一臺攝影機,這樣他就可以拍下陳兆軍講的許多東西。他相信,有了這些東西,“斯巴魯”想不上一個臺階都難。關鍵的是,就在剛才,他親眼看見豐田公司地CEO高階助理從陳兆軍的辦公室出去。他不知道陳兆軍跟他說了什麼。但是他知道,如果豐田接受了陳兆軍的理論,你們本來就處於優勢的豐田公司將更上一層樓,形成對富士重工的完全壓制。他不知道,富士重工的“斯巴魯”汽車部在這樣的壓力下是否還會存在。於是他才會說出剛才的話。
陳兆軍本來就知道光憑一個富士重工的“斯巴魯”汽車部經理是沒有辦法解決他需要的問題的,之所以跟他灌輸了一大堆理論上的東西,無非就是想引出他背後的富士重工的能做出決斷的人來。反正他現在也不急,再過兩天,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的幾個主要負責人將抵達美國,許多具體的事。也就是跟富士重工談判的事還是需要等他們來了以後才能定的下來的。
“沒關係,我想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遠比你們富士重工要購買我們“兆軍房地產公司”土地的事情要大,這兩天我們會從國內來一個團隊,到時候,一些具體的事我們可以詳細的談。”陳兆軍很輕鬆的說,的確,今天跟豐田公司商量的超精密機床的事,只有不出意外,已經完全值得了。“斯巴魯”的事能解決就好,如果不能解決,影響也不大了。完全可以看成是這次生意的添頭……
陳兆軍想得輕鬆,可是不代表富士重工“斯巴魯”的人看得輕鬆。那個“斯巴魯”汽車部的經理看陳兆軍根本不很著急與“斯巴魯”的談判,聯想到見到的豐田公司的人,他不知道,陳兆軍是不是跟豐田公司的達成了什麼協議。但是有一點他明白,一擔陳兆軍說的東西得到了豐田公司的認同,那麼豐田公司肯定會變得更可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美智子發現,隱隱約約的,一直有人盯著陳兆軍等幾個人的行蹤。她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談判
都摩托車有限公司的許宏亮廠長這兩年有了主打的大車,特別是陳兆軍還時不時的提出一些關於標準化、技術改革方面的問題,連帶著一些新型摩托車的外型設計,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漸漸的成了全國摩托車領域的龍頭老大。許宏亮越來越對陳兆軍的建議重視起來,到後來幾乎是言聽計從的程度,這也要多虧了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是全國第一批改革試點企業。許宏亮廠長的權利大了許多,一些陳兆軍提出的標準化、正規化和優質服務的專案被許宏亮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強制執行了下去,一開始幾乎所以的人都不理解(包括許宏亮),但是考慮到陳兆軍為了洪都付出了那麼多,特別是專利法出臺以後,大家更是明白陳兆軍對洪都的貢獻。為了這個原因,當許宏亮提出的這些行政命令被冠以陳工說的的時候,大家都包著一種回報的心態默默的執行著。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東西很快顯現出了效果來。高度的標準化(相對的)讓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了下來,產品的品質和效率很快上了去。售後服務的出現讓洪都在當地的銷量一下趕上並超過了進口摩托車,隨之帶來的是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工人的錢包鼓了,福利好了。相對應的,大家開始理解並主動的配合企業進行正規化建設,大量相關的企業標準和服務標準被制定了出來。
有價值的東西是很容易引起其他人注意的。洪都的快速發展經驗迅速引起了一機部相關領導地重視,他們發現。固然洪都有很好的技術優勢,但是這並不是他們能夠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真正關鍵的,還是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服務理念。正是這些才讓他們迅速的發展了起來,為了更好的學習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的先進管理經驗(能不先進麼,一下領先了世界管理理念20年),一機部開始大量;'位到洪都進行學習,一時間,洪都模式和深圳速度成了那個時代最有力地口號。他們不知道,許宏亮廠長最近實在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