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是哪個宮人往御前多嘴了?“是。講了一些小故事。”
“朕聽說。民間小孩子。很多都是聽著床前故事長大的?”
“小臣也不楚。應該是吧?兩三歲的小孩子。還不能認字。多聽聽故事也是好的。揀著那些又有趣又好玩的故事講。故事裡有些道理小孩倉倒還聽進去。有時候能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順治出幾分感興趣的神色揚眉問:“都是些什麼樣的故事?”
陳旭日稍微講幾最簡單的。小找媽媽小貓釣魚。猴子撈月等等。
順治自己聽津有味。對小變成青蛙的事非常好奇。細細問了其中緣由。聽到小貓釣魚不專心受到貓媽媽的教育。猴子水中撈月一場空。倒是低頭想了一會兒。最後點頭道:“都是些不錯的故事。好。旭日啊你這法好。皇子六歲起至上書房學習。要是用了你這法子。正是寓教於樂。早…的就讓四阿哥懂的許多道理。好。好。不愧是天神為四阿哥擇定的。到底有些好法子腦子裡故事也新奇。”
陳旭日的了誇獎。上做出十分歡喜的神色道:“道理是現成的。就是編成一個個小事費些心思就是。小臣前年……昏睡那幾天。夢裡的老爺爺倒是了一些故事。看了一些。嗯。很陌生的從來都沒有看過的景象。就把那些東西編進一個個小故事裡。要是能對太子爺有用那可真是太好了。”
“難的你對四阿哥肯如此盡心好好幹。旭日啊將來朕和四阿哥不會虧負你。”
順治一臉嘉許。沉片刻。又道:“給四阿哥聽的小故不可粗心。回頭朕讓傅以慚挑些書給你。唔。朕的給你找個好老師。平時有個人商量商量。多給四阿哥講一些有趣又有用的故事。四阿哥是太子。將來要做皇帝的。他要學的是治國要術……”
陳旭日恭身應下。教育要從娃抓起不假。也沒抓的吧?還講什麼治國要術。根本就是拔苗助長嘛。
順治指著書案前的子道:“坐。聽你說話挺有趣的。再陪朕聊聊天。”批不完的奏摺看的他頭暈腦脹。一徑的壞訊息他情緒煩燥。有這少年陪著說說話。心情慢慢放鬆下來。甚好。
陳旭日謝過。不遠不近在下首揀了張坐下。
順治往後靠了靠。有些頭疼似的揉了揉腦側的太陽穴附近。用閒聊的口氣道:“最近都在讀什麼書?”
“聽金大人的指點。側重讀了些史書。宮裡邊藏書豐富。那些記載歷朝歷代的史書。讀來一點也不枯燥。”
“好。讀史書好啊都說讀史使人明智。朕覺的這話一點也不假。自古以來。治國也好。治家也罷。遇到的問題。歸納起來。大同小異。多看看別人的處事方法。取長補短。自己也會大有收穫……”
順治笑著肯定了幾句。又換了莊重的臉色問:“朕最近在想。堯舜是上古明君。留下千古不朽的佳話。哪朝哪代都視作為君樣。固然是誰也比不上。那歷代帝王呢?旭日。你認為。誰能算的是賢君明主?”
這一問。倒使的陳旭日想起後世的一段膾炙人口的著名詩詞“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遜。成吉思汗。一代天驕。只識彎弓射大雕……”
短短數句。概括了往今來。最為出色的幾位君王。雖則每朝每代都有數不盡的風流人物但是大浪掏沙。最後留下來的。經的起時間考驗的。後人耳熟能詳的不過就是那麼幾位。
於是稍做沉思。便道:“小臣以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各有所長。俱屬明君。”順治點頭。復又搖頭:“其實。朕';服的。是明太祖。”
“明太祖?”
朱元璋嗎?陳旭日對這個人倒談上好惡。朱元能從一個貧家乞兒。最後趕走蒙古人。做了一代開國君主。自是有其非凡之處。也絕對不可能是平庸之輩。只不過。每每到他坐穩江山;大殺功臣的所作所為。就很難對這個人對多麼高的評價。“絞兔死。走死烹”。這般人品。實當不的一個好字。不說比不過“杯酒釋兵權”的宋太祖。比之知人善用的唐太宗李世;更是差之矣。那些不世出的名將如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等
虧是遇到了唐太宗以安享一世富貴。如果趕上當政。縱是不被一杯毒酒死。也必會被尋個由子。落的個閤家遭難。
“明太祖是開國之。他所訂定的條例章程。規劃周詳。樣樣都考慮的十分縝密。為明朝的治國方針立下了不錯的基礎。你看雖然明朝諸帝大多昏庸。而且內憂外患不斷。甚至有的幾年不上朝。朝政大權要麼把持在權臣手裡。要麼被醃人把持。可是帝祚竟然還能長達近三百年。這都要歸功於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