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3/4 頁)
“沒有,沒有”,俞家二老其實很想捏造出幾萬兩銀子和幾樣家傳珍寶的“損失”,想想對方的身份,實在缺乏勇氣,只得嚥下唾沫,也嚥下那份讓人失望到極點的沮喪。
走出鳳儀宮,重新坐上宮輦,二老再無來時的志得意滿,俞老太爺耷拉著腦袋,俞老太太唸叨了一路:“怎麼會是假的呢?怎麼會是假的呢?不可能啊。”
同人卷 第二百九十七章俞家事了
對俞家兩老而言,這次的打擊是巨大的,從兩人灰敗無比的臉色就可窺見一斑。
這情形讓俞宛秋看了有些擔憂,血緣姑且不論,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要因此有個好歹,到底不忍心。於是搜腸刮肚安慰了一番,又賞賜了許多東西,待把兩老送回貴賓館,她自己也疲累不肯,倒在美人榻上半晌沒吭聲。
東宮一眾僕役慌了神,素琴、知墨幾個輪番進去問候,太子妃均以搖頭回應,最後只得讓戚長生趕去軍營,向太子殿下稟明情況。
本來,為了避免被俞家人纏上,趙佑熙晨起離宮時,俞宛秋特意叮囑,叫他今天中午不要回來。如果兩老要在東宮住下,她會派人去通知,讓趙佑熙晚上也別回來,總之,最好不要跟這二位正面碰上。
之所以如此,除了不讓趙佑熙為難,更怕出意外。俞老太爺和俞老太太都是難纏的角色,萬一這兩位倚老賣老,哭哭啼啼,甚至拉拉扯扯,惹得趙同學潔癖發作,衣袖一甩,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年輕如前吳昭儀、楊箏之流,尚且被太子殿下一臂之力摔得吐血昏迷,老人家老胳膊老腿的,哪裡經得起?若弄到中風,甚至,直接那啥了,趙佑熙平白背上虐殺長輩之名,最可怕的是,永遠也別想擺脫俞家人了,他們會藉著這個由頭貪得無厭地索求各種補償。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避而不見。
帶著祖父母去見皇后之前,對她可能會有的反應,俞宛秋其實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皇后詭計不成,心裡正惱著俞家呢,不翻臉報復就不錯了,怎麼可能提攜他們?再說皇后也沒那能耐。
皇后果如所料,當場表演了一番“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功夫,並且沒收了“作案工具”,徹底澆滅了俞家攀上皇后飛黃騰達的希望。
記得當他們回到東宮,俞老太太猶在喋喋不休地質疑邀請函的真假時,俞宛秋忍不住出言提醒:“這事不要再提起,就當從都沒看見過那封邀請函,不然,連俞家都脫不了干係。”
俞老太爺閉著眼睛點頭:“太子妃說得對,老婆子,別囉嗦了。”
俞老太太不甘心,癟著嘴搶白:“到底是真是假,她自己心裡有數”
俞宛秋一聲咳嗽,屋裡的下人全都退了出去,俞老太爺沉下臉教訓老太婆:“你想害死我們一家老小是不是,這話也是你能說的?”
老太太紅了眼圈,不理老頭子,轉向俞宛秋,求證似地問道:“太子妃的手下曾在鳳儀宮親耳聽見皇后娘娘說要提拔我家小七,難道這也是假的?”
俞宛秋的臉色也沉了下去:“此事休要再提俞家要想洗脫嫌疑,就不能存有絲毫的攀附之心,只有這樣,才不會啟人疑竇,以為偽造皇后手書之罪,真是俞家人犯下的。”
老太太不置信地喊:“怎麼可能是我家的人?我們見都沒見過皇后手跡。”
俞宛秋冷聲道:“邀請函已被她收去,查無對證,你們要想保得家宅平安,還是那句話,以後就當從沒發生過這件事,提都不要再提。不然,哪天真遭了禍,連我也保不了你們。”
這可不是她危言聳聽,皇后表面窩囊,背地裡很培植了一些勢力,她拿皇上沒轍,但要對付區區一個俞家還是綽綽有餘的。
俞老太爺搶先承諾:“太子妃金玉良言,老朽夫婦必當謹記。”
一番連嚇帶勸,俞老太太總算認清了事實,不再胡言亂語。
俞老太爺一直表現得比老太婆清醒,也因此,情緒更加萎靡,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希冀與鬥志,由一個神采奕奕的世族大家長,變成了有氣無力的糟老頭子。
中午俞宛秋留他們在東宮用完午膳,試探著問他們要不要回貴賓館歇午,老太太略有猶豫,老太爺很爽快地答應了,並沒有多做逗留。
事情圓滿解決,俞宛秋本該鬆一口氣的,卻不知為什麼,只是堵得慌,情緒感傷低落,待趙佑熙匆匆從軍營趕回來探望時,她還躺在美人榻上沒起身。
趙佑熙急了,抱起她問:“你怎麼啦?是不是被那兩個老東西氣著了?”
“沒有,是我自己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