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終只是望著站在武官第一個的冀穆離,沒有一點的表情,只是靜靜的望著同樣一夜未閤眼的他。
“皇上,臣有事啟奏。”
“恩”
說話的是左丞相王泰越,皇后的生父。
昨夜,他已經得到了女兒遣人傳出的口訊,知道李純的一系列變化:
原先準備把李嫻雅賜婚給冀穆離,卻又差點在白日裡就寵幸了她,還親自為她上藥,卻又貶她為侍婢,逼一個堂堂新羅國公主做最卑賤的活計----值夜更。
所以,今日早朝,他需要一個答案,他想知道,李純是對這個李嫻雅究竟是什麼打算。(眼快看書 。yankuai。)
並不擔心李純對嫻雅動心,因為,他很有信心,女兒能擺平這個勁敵,只是,他需要確切的答案,免得女兒因為妒忌而弄巧成拙。
“臣先恭喜皇上,聽聞昨日新羅國的三公主已經到了皇城,新羅國素來忠心我大唐,此番又將第一美女進獻給皇上,誠意頗深。”
右丞相鍾贊見王泰越開口和親一事,想著昨夜太后的暗中囑咐,連忙的也開口插話:
“是呀,臣也恭喜皇上,這幾年連綿的戰事讓大唐的版圖擴大了不少,國威鼎盛。但征戰畢竟要虛空國庫,讓邊境百姓居安思危,人心不定。如果鄰國都能象新羅國這般歸順我大唐便是上上之策了。如果此番皇上對嫻雅公主賜予貴妃頭銜,一定能讓新羅國舉國上下倍覺欣慰,更加效忠我大唐,也能對其他鄰國以儆效尤。”
王泰越聽著鍾贊竟然那麼直列列地就出口了這句提議,讓他的後半句試探根本出不了口,心底就忍不住恨恨的知道這一定是太后的意思。
這老匹夫自己生不出個像樣的閨女可以進到後宮爭寵,就只知道巴結太后。
李純聽著鍾讚的提議,臉色更為陰沉,只是冷冷的望著朝下群臣,靜默了很久,才開口:
“新羅老王此番的誠意,確實讓朕欣慰,15日後,是太后的壽辰,朕決定大宴群臣為太后祝壽,並已經派遣使臣去往新羅國,邀新羅老王來赴宴,以示大唐願與新羅國交好之誠意。右丞相,念在李嫻雅公主是外藩公主,丞相提及她是因為慮及兩國關係,朕就不計較了,以後,關乎朕的後宮瑣事,丞相還是出口慎重為上。”
“臣惶恐,謝皇上不罪之恩。”
聽李純的口氣慍怒,鍾贊立刻跪下磕頭,人也顫了。
不再理會鍾贊,李純轉向了冀穆離,接著自己的話繼續道:
“冀穆離,出列聽旨。”
“莫將在!”
聽見李純叫自己,冀穆離立刻出列至殿中央跪下等候李純口諭。
“朕此番只單單邀請新羅國老王進宮赴宴,一定有很多外邦叛臣虎視眈眈,你率領精兵即刻出發,去往新羅國邊境,親自隨行護衛,務必確保老王能安全抵達皇城,沿途決不可出任何意外。”
“莫將領命。”
聽著李純立刻就把自己給遣派出宮,冀穆離忍不住有點憂心,腦中立刻出現了小婉,想起了她的那句,‘不見不散’。
因此,冀穆離這句‘領命’不再似以往的堅定,果敢!理由是什麼,李純怎會不知。
“大將軍此行務必要確保新羅老王的安全,也要防止任何奸細出現在老王身側,如果老王在途中有什麼意外,或者老王被奸人利用,嫻雅公主定會悲痛欲絕,也辜負了朕此番請他前來赴宴的一片苦心。暮離,你放心去吧,朕曾答應你的賞賜絕不會食言,如果此行萬事順利,15日後,朕會當著新羅老王的面親口下旨讓你得償所願。”
冀穆離當然知道李純話語中的意思,心中一喜,忍不住抬起了頭,望向了李純,去證實他的心意。
望著冀穆離眼中的狂喜和期待,李純忍不住的又是一陣刺激,他沒有辦法回應給自己這個兄弟一個默契的笑意,他只能轉開視線,繼續加固自己的話讓自己斷了心底狂湧的猶豫和不甘願。
“至於嫻雅公主,等15日後太后壽宴上朕會當著新羅老王的面給她一個最尊貴的封號朕會讓嫻雅公主留在長生殿,助她慢慢適應宮中的生活。暮離,你起身吧。”
“謝皇上!”
王泰越是何等精明之人,從李純和冀穆離之間的這番對話和表現中,他心底的大石頭徹底落地了。
他當然知道李純和冀穆離私下的交情如何了得。
所以,李純為什麼派冀穆離親自去迎接新羅老王,為什麼說最後一番話,他都心知肚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