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4/4 頁)
南和城西的交接處,那邊人流量大,而且適用人群正合適。不過跟她有一樣想法的人很多,所以那邊的店鋪也比較緊張,想找到一個合適的可不容易。
第二卷第六十九章外出洽談
第六十九章外出洽談
第二日,董璃跟柳玉兒將織雲坊的事情都安排好以後,就帶著小秋武晗,還有兩個小廝,一行人往城外趕去。
今日的目的地是城外山南的五個村落,每個村落大概都有近百戶人家。
董璃琢磨著,就算是村子裡不可避免的有些光棍在,但有些人家女眷很多,所以平均下來每戶人家種地的勞力都有兩個左右,能夠織布養蠶的女眷也該有至少一個。五個村子衡量下來,那可是了不得的一批人,雖然布棉號暫時並不需要這麼多人,但假以時日,布棉號發展到一定規模了,這些勞動力可就派上用場了。
董璃先前也派人去調查過那幾個村子裡的大概收入,減去每年不得不交的賦稅,剩下來得糧食也勉強夠餵飽一家人,勞動力多點的人家可以有些閒錢,但一年下來至多也就五六兩銀子,而孩子多點的村戶,別談閒錢了,就是溫飽都存在問題。
大約是因為溫飽以及氣候問題,這幾個村子裡雖有些人家是種著棉花,或者種桑養蠶的,但大多數還是選擇了每年各一季的水稻和小麥。鑑於這個時代的科技所限,糧食的產量並不是很高,再加上每每發生的蟲害,很多時候更是讓村人慾哭無淚。
但就是這樣的生活,依然有很多村民堅持下去,除此以外,他們也沒有其他的出路,能有什麼辦法呢?
而那些種著棉花的,也有地理位置的限制,地窪一點的,根本就不能種棉花,會爛掉,只有地勢稍高的人家,才有可能種。況且棉花是要比水稻小麥更勤快的去打理的,因此種的人家就更少。
至於種桑養蠶的人家,那更是少之又少,因為很多時候還是風險很大的,若是蠶苗不慎發生病害,那可就全完了,不過這種事畢竟也少見。在一個原因就是,織蠶絲的工藝可比織棉布難上太多,並不是任何一個女子都學得會的,所以這便造成如今的狀況。
董璃一邊思索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