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不然,就將東廠交給王公公吧?”
能夠權傾天下的人,沒有城府,沒有手腕是無法做到這一步的,魏忠賢的試探很是直截了當!
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回連想都沒有想一下,擺擺手,“不用說了,朕意已決!論起對朝廷社稷的瞭解,哪個人也不如魏公公。走,一起去平臺。”
崇禎皇帝說完,率先步出了承乾宮,舉止間一股自信暗藏其間!雖然王承恩心中難受,不懂皇帝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還要重用魏忠賢,但是看見皇帝這般的自信,也讓他心裡安慰了幾分,只要皇上能健健康康的,大明朝總是有希望的,我王承恩總是有希望的。
魏忠賢則是差點得意忘形的,他強忍著得意,卻還是被老成的三個內閣大臣給看出來了!他們都很驚訝,為什麼崇禎皇帝竟然會帶著魏忠賢來議政?簡直是不可思議!雖然皇上登基不到半年,極力的隱藏對閹黨動手的企圖,但畢竟年少,大臣們還是能夠感覺出皇帝的用意,和政治上面的追求的!對魏忠賢動手,只是早晚的事情!所以這段時間的閹黨們都十分的收斂!
不過無論如何收斂,皇帝要對魏忠賢動手,只是時間上面的問題,這也是大臣們心中早有定論的事情!但是看見皇帝今天的這個舉動,將大臣們都弄得糊塗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著這些記憶中似曾相識的人,崇禎皇帝恍如夢中一般,也許是因為剛剛回到這個身份,他還有些無法適應,“平身吧,眾位愛卿,都坐下。”
成基命率先從地上爬起,作為四朝元老,七十多歲的成基命是重臣之首!錢龍錫和餘大成也從地上爬起,並且對望了一眼。
成基命其實就是一個朝廷德高望重的擺設,真正做事的,是這兩個輔臣!三個輔政大臣都是內心慌亂,表面兀自鎮定!本來邊境上的事情就夠焦頭爛額的了,現在又弄出皇帝對這個魏忠賢的態度晦暗不明,讓人人的心裡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朱由檢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茶花,淡淡的啜了一口,“說說吧,看這三個大問題,要怎麼解決?還有,以後議政,都直接用白話,不用從三皇五帝說起,切中要害,節約時間。”
這回輪到三個輔政大臣意外了,王承恩和魏忠賢則稍微安定了一些,因為前面已經見識過皇帝說話的這幅淡淡的神情了,和這幅說話直截了當的方式了!三個大臣本來以為皇帝又會跟以往似的,劈頭蓋臉的會先發一頓脾氣,一個十七歲的少年,遇到如此大事,是被嚇傻了,還是真的能夠像人們說的鳳子龍孫,自然有上天庇護?或者說不愧是太祖皇帝的子孫?
不管怎麼說,朱由檢這幅神情,已經跟三個輔政大臣心裡留下了好感,皇帝畢竟是皇帝!深不可測!可是三個人哪裡有什麼主張?能夠在世代交替中存活下來的,都是八面玲瓏之輩,官場上面,越是八面玲瓏之輩,也往往是庸碌無能的等意詞!
朱由檢放下茶杯,“既然大家都不吭聲,那麼成基命,你是四朝元老,又是朝廷首輔!你先說說吧?”
成基命聽見皇帝點了自己的名,拱手為禮道,“老臣有失察之責,該當受罰。”
朱由檢輕輕地嘆口氣,“現在不是說責任的時候,朕是問你,現在該怎麼辦?”
成基命在那裡“老臣,老臣……”半天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錢龍錫拱手道,“皇上,微臣以為,現在首先是要派出能人幹吏,分頭行事。”
朱由檢點點頭,“接著說吧,愛卿,怎麼個分頭行事?”
錢龍錫接著道,“皇上,三者都是大事,都刻不容緩,但以微臣愚見,首當其衝的便是關外的皇太極,應該馬上選派一個總督,總督京畿附近兵馬,並讓內地官軍來京城勤王,並動員百姓合力守城!至於三邊的饑民造反和山海關的兵變,只要拿銀子出來,就可以解決。這些都牽扯到銀子的事情,問題的核心在於,朝廷已經沒有銀子了。”
朱由檢贊同道,“愛卿說的不錯,那麼,應該讓誰來擔任這個京師總督呢?這三項花費,總共要多少銀子呢?朕說的前提是,不勞動內地的官軍,長途跋涉沒有必要,而且已經入冬!朕相信,只要守住京師一個月的時間,賊兵自然會退。”
朱由檢自己倒是沒有覺察到什麼,但是隨著他的話語,在場的五個人都如同木雞一般,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最為明顯的是成基命!他失神的望著崇禎皇帝朱由檢,這是老頭第一次認真的看皇帝,他這已經是在輔佐第四個皇帝了!光憑朱由檢的這一句話!就已經讓成基命心中有了高低!難道我大明真的要中興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